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從承包經營權中分離出來后,與農民住房財產權一樣,成了農民抵押貸款的新法子。2016年12月底,“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地區獲法律授權滿一歲,情況怎么樣?記者隨中國人民銀行赴浙江進行了調查。
規模種植有了可能
“到2016年年末,我們農場已流轉了500多畝土地,不僅種了葡萄、桃子、洋香瓜,還有200多頭湖羊、雞等,預計凈利潤能到100多萬元。”陸建明是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青蓮寺村人,養了20多年豬沒賺到什么錢,直到2013年流轉了幾百畝土地,成立海鹽縣百合美家庭農場,才漸漸走上致富路。
流轉土地只是開始,農業前期具有投入大、產出慢、資金回收周期長等特點,光是建大棚的鋼管外殼就需要幾十萬元,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多虧了這個好政策,我現在可以貸款了。”陸建明告訴記者,海鹽農信社根據土地經營權及租金實際支付剩余期限、流轉價款、支付價款、預期收入等進行合理評估,不久便發放了180萬元的“農鉆通”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加上其他擔保貸款180萬元、信用貸款20萬元,農場所需資金很快就籌集完畢。
陸建明走上致富路并不是偶然。作為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范試點縣、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全國新型城鎮化試點縣,海鹽縣探索形成了“確權先行、權能均享、標準引領、風險分擔”的方式。
據中國人民銀行海鹽縣支行行長張星荃介紹,該縣依據“確權—流轉—抵押”的流程,分別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土地流轉經營權證和他項權證,賦予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抵押擔保等權能,使承包地農戶、流轉經營者、金融機構等市場主體均能平等享有財產權和收益權。目前,已100%完成對71015戶32.55萬畝承包土地確權頒證。同時,通過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金融產品介入,使較大規模土地流轉成為可能,進一步活躍了交易。截至目前,全縣農地抵押貸款余額1.05億元,已累計發放貸款3.45億元。
建擔保,降成本
要想農村金融改革順利開展,就要解決好商業銀行的后顧之憂。人民銀行麗水市中心支行行長孔祖根認為,銀行作為市場主體,一味地放貸款也有違市場原則,擔保層面的工作一定要做好。
為此,麗水市建了4個層次的擔保體系,包括由政府出資的涉農擔保公司、商業融資擔保公司、行業協會或專業合作社發起的合作性擔保組織以及村級互助擔保組織等。
花橋村村長鄭自友說,以前村民申請貸款需要互相擔保,要給別人擔風險,誰也不愿意。而成立村級互助擔保組織則將村民自愿籌資的80萬元作為貸款擔保保證金存入農信社,實行封閉運行,農村信用社按最高不超過擔保金的10倍向農戶發放貸款。這種出資模式比財政性出資、依靠扶貧資金組建等出資模式更有利于嚴格管理和控制風險。
“不僅有效破解了農民貸款抵押擔保難,還大大降低了融資成本。”鄭自友說,根據惠農擔保合作社與農信社簽訂的《擔保合作協定》,農村信用社發放由惠農擔保合作社提供擔保的貸款,結合農戶信用等級等情況實行優惠利率,利率按同期同檔次基準利率上浮20%執行。比如,2016年10月發放的貸款平均利率為5.22%,比基準利率上浮20%,比其他農戶擔保貸款少上浮30%—50%以上。以10萬元貸款計算,農戶1年可少支付利息近3500元以上,減去擔保手續費用1680元,農戶仍可減輕融資成本一兩千元。
據統計,該村惠農擔保合作社成立前,該村村民貸款僅為88戶729萬元,而惠農擔保合作社成立后的貸款戶數已達到142戶1317萬元,貸款滿足率由50%提高到98%,貸款覆蓋面由25.9%提高到41.8%。
加強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
長期以來,銀行和農戶信息不對稱、農村信用體系不健全等影響了農村金融的推進。孔祖根認為,要讓金融機構商業利益可持續的同時,又愿意為“三農”服務,很重要的前提是由各級地方政府搭建一系列平臺來加強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支付環境、信用環境、物理網點、法治環境等,降低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的成本。
為破解信息征集更新難、數據質量不能保障等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首要難題,麗水市組織抽調機關鄉(村)干部、大學生村官、村民代表和金融機構信貸人員1.73萬名,以逐戶上門、面對面填報的形式開展信息征集工作,為全市農戶建立了基礎信用檔案。
“通過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特別是對農戶系統的建設,有效緩解了長期存在的銀農信息不對稱問題,大大激活了農村金融市場活力。”孔祖根說。
截至2016年10月末,麗水市已評定信用農戶41.3萬戶,成功創建905個信用村(社區)、38個信用鄉(鎮、街道)、2個信用縣,信息更新率達99%以上。其中,共有35.53萬戶信用農戶累計獲得386.32億元貸款。
?
?
相關鏈接:
趙薇放棄控股萬家文化:融資方案未獲批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