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20日消息(記者 周雪君)“希望通過改造能重新恢復美舍河生態,重現魚游蝦戲、白鷺翱翔的美景,讓市民共享綠色發展空間。”在美舍河水體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現場,身穿黑外套、戴著黑框眼鏡,看起來很斯文的鄧新兵此前被人稱為“硬漢”,是專門從三亞邀請來的治污特別顧問。
作為海口美舍河治污支援干部,鄧新兵利用一切時間為整治工作奔忙。“現在我的多數時間待在海口,希望能抓緊時間投入美舍河治理中。”13日,鄧新兵到海口,就一頭扎進美舍河生態修復項目工地。幾天來,他幾乎沒睡過一個好覺,短時間內就把美舍河的基本概況、生態修復方案、施工難度和進展情況摸得一清二楚。
鄧新兵是三亞市園林環衛局副調研員,也是三亞“城市修補、生態修復”項目的一名負責人,在生態修復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首先通過外源減排,把周邊污水全部截污納管,送到污水處理廠處理。同時,考慮內源清淤,周邊塘里所有淤泥都要進行清淤。”當記者問及治污思路時,鄧新兵說,水體凈化方面,設計通過濕地凈化使水體得到自我凈化;清水補給方面,美舍河上游是沙坡水庫,同樣通過該方法保證上游水體清潔,再通過水動力沖刷河道讓水體得到清潔;生態恢復方面,讓里面水生動植物和微生物形成一個生態循環,當然這需要有效的監管。
“我只要在海口都會來工地,畢竟發現問題后能及時解決。”實地走訪、勘察河道,及時指出問題、解決問題是鄧新兵投身美舍河治污后的工作常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患有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2015年剛做完骨髓移植手術的鄧新兵,并沒有因身體虛弱在家靜養,而是直接投入工作,被人稱為“硬漢”,如今又奔忙在美舍河治污現場。鄧新兵對此卻說,能發揮一技之長為海口生態修復貢獻一份微薄之力,感到很自豪。
外形雖然是略顯消瘦,但鄧新兵給大家的印象卻是擁有迎難而上、不屈服的心。“作為三亞的一名干部,為省會城市挖掘潛在價值,并參與其中,我覺得很榮幸。”鄧新兵表示,希望能學習到海口的好經驗和做法,帶回三亞,推動三亞整體的生態治理和生態修復。
?
相關鏈接:
北大教授俞孔堅:美舍河,海口將來的新“會客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