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正在實施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新型城鎮化”概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把“加快城鎮化建設速度”列為2013年經濟工作六大任務之一。中國的新型城鎮化,是確鑿無疑的大方向,這是世界最多人口的城鎮化。中國在改革開放30年時間當中,城市空間擴大了二三倍,但是,空間城市化并沒有相應產生人口城市化。中國有2.6億農民工,戶籍問題把他們擋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他們是被城鎮化、偽城鎮化的。如果擠掉水分的話,我國只有36%的城鎮化率。城鎮化當然要圈地擴容、要蓋樓建房,但是,中國的新型城鎮化,顯然不是房地產化。新型城鎮化之“新”,就是要區別于“造城運動”,真正將工作重心轉移到進城人口權益的市民化上來。“城鎮化”固然是指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一個過程,但這種“轉化”不僅要有“廣度”更要有“深度”——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提高城鎮化質量,使之健康發展”。即便是硬件而言,我們更需要對城市交通、環境、社會等方面統籌安排,還得考量城市群內部的協調發展問題。真正的城市化,或者說我們吁求的新型城鎮化,不僅要有“人口的城鎮化”,更應是產業、人口、土地、社會、農村五位一體的城鎮化。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要求,也是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抓手。立足國內實踐,借鑒國際成功經驗,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是國家確定的重大經濟改革任務,對于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升國家治理能力、構建現代財政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周錦霆所處的人工智能行業,周錦霆經常就高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務于民生,服務于經濟進行思考和研究。就目前國家實施的新城鎮化建設和日益普遍的ppp模式,他設計了一種全新的高科技商業模式:“高科技產業城市化3P運營模式”。
“高科技產業城市化3P運營模式”就是高科技產學研用和城市化一體的3P模式,核心內容是用3P模式完成大規模基建和發達城市的成熟配套功能,以滿足高科技產業區城市化的功能需求,具備這個條件之后,才能有大量技術產業移民安心落戶,才會有成熟而龐大的科技產業配套集群落地。城市化的生活水平與便利,使人可以安心落戶、安心工作。經過醫療、交通、教育、養老、娛樂、體育、休閑、文化等更多優質資源的重點打造,特別的是鏈接市中心,坐擁四通八達的快速交通線路(地鐵、輕軌、高架、城際鐵路)之便利,從而輻射形成高端城市化的科技園區,形成規模之后,更可以吸引更多其他人群過來消費及生活。這樣,高科技發展創新的“產學研用”才能真正生根發芽,落地開花。此舉與國家規劃的“農村城鎮化建設與高科技產業創新創業發展”相結合。
這個模式可以一舉多得:一得“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二得“高科技產業開發可以立即進入高起點、大規模、系統化的階段,使高科技產業化的落地、生根、發展都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科技產業化的成功率極高;三得“結合國家鄉村城鎮化建設的發展戰略,真正使城市化進程中具有高科技產業內容,從而使城鎮化建設的品質達到一個全新高度,并在城鎮化建設開發過程中釋放出巨大紅利如土地價值、各種城市化配套設施引進的系列紅利”。還有一個關鍵就是,可以圍繞一所或幾所重點大學,打造具有真正內容與價值的科技產業,使城鎮化建設與科技創新相結合的內容,成為真實可行的產業提升和經濟增長引擎,而不只是空洞的概念與口號。目前許多企業與政府合作3P項目時,發現優質項目稀缺、競爭激烈,新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城鎮化建設配套的過程中產業內容空洞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稀缺,不具備造血功能,導致一邊是大量空置或無效益的科技園,一邊是城鎮化建設后失去土地又沒任何技術的農民。如何把二者結合形成真正的產城一體化,吸引真正的高端人才、高端企業、新的高素質人口遷入,緊密結合圍繞高端院校打造高科技產業鏈、生活鏈,以極其現代化和多功能化的基礎設施建設聚攏人心、人氣是所有成功因素的支撐點。
除此之外,近年來二線城市的優質3P項目成了眾多央企爭奪的重點,但是優質3P項目空心化嚴重,項目內容缺乏、經濟增長性差,城鎮化建設同質化、重復性、盲目跟風嚴重,該模式也正是對癥下藥的良方。
“高科技產業城市化3P運營模式”是在我國轉型升級的背景下相對于新城鎮化建設提出的一種發展思路,要求高科技、產學研與城市功能融合、空間整合,“科技促產,產城融合,創造生活”。城市沒有人口和產業支撐,即使再漂亮,也是“空城”。新城鎮化建設與高科技產學研要緊密結合,不能脫節分離。當然,新城鎮化建設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我們需要透徹地研究其社會內涵,結合現有資源,以發展的眼光,提出更為合理的規劃建議。
?
?
?
相關鏈接:
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