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杰/文 張俊其/圖
“雙創”后經過改造的大同里社區煥發新生。
海口“雙創”一年多來,刷新城市顏值,厚植文明沃土,自我革新實現城市蝶變,并寫入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在省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圍繞鞏固提升“雙創”工作,紛紛建言獻策,為打造海口“雙創”升級版貢獻智慧。
1 用心經營城市 民本椰城全域美景
在省人大代表詹道軍看來,海口“雙創”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并貫穿城市改造提升全過程,有效增進了百姓的福祉。比如,以問題為導向,集中開展道路交通秩序、農貿市場、占道經營、違法建筑、環境衛生等專項整治行動,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本漂亮的“民生賬本”。
海口開展“雙創”一年多來,用心經營城市,民本椰城結出累累碩果:全市2434條背街小巷完成改造,建成39處“15分鐘便民生活圈”,39個農貿市場完成升級改造,改造老舊市政主干道路51條,打通“斷頭路”64條,改造城市積水點24處……
詹道軍是海口新埠街道工委書記,始終奮戰在“雙創”第一線,參與見證了城市的蝶變。走在現在的新埠大道上,寬敞整潔的瀝青馬路邊,整齊筆直的椰子樹像挺立的儀仗隊。可在以前,這條連接主城區和新埠島的主干道上,卻是多處“破相”,一到下雨,路面積水的坑洼地隨處可見,讓出島的居民很是鬧心。隨著“雙創”深入推進,新埠大道進入升級改造快車道,快速“美顏”,暢通百姓出行路,扮靚社區環境,這是“雙創”惠民工程的一抹亮麗剪影。
“海口市對市容市貌進行整治,清理衛生死角,美化社區環境,彩化城市景觀,馬路攤販被取締,商鋪經營規范,四個區全部實現‘環衛一體化’,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市民普遍反映以前交通秩序混亂、街道無序擺攤、垃圾隨處可見的臟亂差沒有了,感覺很自豪,這才是旅游城市的樣子。” 省政協在專題視察報告對海口“雙創”取得的成績予以點贊。
“雙創”不僅靚麗了城市顏值,也讓文明融入了城市發展的血液中,具化為每個市民的自覺行動。去年9月,海口連續14小時遭遇14級超強臺風“莎莉嘉”,廣大市民群眾眾志成城、團結一心,積極參與災害預防應對和轉移工作,全市無一人失蹤或傷亡;臺風過后市民群眾紛紛走上街頭,自愿參加道路清掃清障、垃圾清理及衛生防疫工作,災后全市生產生活迅速恢復,整座城市干凈有序。
2 用情修復城市 共建共享美麗家園
省人大代表林忠嶺認為,海口“雙創”取得佳績,得益于高位推動、高效運轉,把主體責任做實,并深入踐行“一線工作法”,現場辦公,啃下一個個城市管理的“硬骨頭”。
為切實加強對創建工作的領導,海口成立了市“雙創”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4組長制,8名市級領導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1個指揮部和2個巡視組。指揮部由市委副書記擔任指揮長,并設8個工作組,以“強抽人、抽強人”的組織措施,從各區、各部門抽調100多名精兵強將集中辦公,專職負責協調推進“雙創”工作。
為嚴格落實工作主體責任,海口把45個鎮(街)作為創建主體,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將創建工作指標精確分解到全市每一級黨組織、每一個一把手,落實到31名掛點市級領導和75個包點單位,主城區外18個鎮、桂林洋經濟開發區、三江農場掛點領導按脫貧幫扶責任落實,實現主體責任全覆蓋,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雙創”工作責任制。
“一年多時間,城市變化這么大,都是大家真正干出來的。”林忠嶺說,“雙創”有效錘煉了干部作風,黨員干部利用下班時間、周末開展“雙創”巡查,推進“雙創”工作已經成為工作常態。一年多來,全市2萬多名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利用休息時間到街巷夜市開展城管巡查、清掃保潔、為民解難。更有很多機關部門和干部自我加壓,轉變作風,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工作效率。
“干部作風大幅改進,城市文明水平全面提升。”省政協視察團去年7月先后實地視察了海口的瓊山博桂志愿服務文化街區、美蘭新安社區、解放西路及金棕櫚廣場、西門外街區、龍舌坡及龍舌坡農貿市場、雙創廣場等地。視察團同樣認為,海口市廣大干部狠抓工作落實,在新型問政平臺《亮見》的六期節目中,海口市共問責干部165人,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干部工作的積極性,提振了干部的精氣神,工作效率明顯提高。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