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這兩天,不少單身男青年的微信都收到了親朋好友轉發來的一張很特別的中國地圖,說它特別是因為它叫做最新版“全國彩禮地圖”。四年前,一張“全國彩禮地圖”在微博上走紅,該圖以地圖形式標注了中國各地的結婚彩禮金額,引發網友熱議。
不少人對比發現,四年時間一晃而過,這份“彩禮地圖”也發生很大變化,很多地方尤其是農村地區不僅彩禮翻番,房子、汽車等也成結婚標配。而在彩禮上漲的區域里,西部地區彩禮高于東部和南部地區,貧困山區高于城郊農村。對于很多單身男青年來說,想要“說聲愛你”到底有多難?
如今很多農村地區,提到“三斤三兩”,指的既不是菜、也不是糧,而是娶媳婦時彩禮的重量,百元大鈔上稱大概十萬元。而據河北保定某縣知情人士說,這只是標配,房車另算,“彩禮只是一個入門,只是雙方定親的表示而已,剩下的結婚還要另說。很多人都是舉債結婚,娶媳婦兒一般怎么也得借個十幾萬二十萬,現在不是要求男方在農村蓋房子,這一代要求至少在鎮中心買商品樓,現在房價都在四千以上。”
根據2013年“彩禮地圖”,河北省平均彩禮為1萬元禮金加“三金(金鐲子、鉆戒、鉆石項鏈)”,花費大約為3萬元。4年時間里,即便不加入買房買車的花費,河北省平均彩禮也增長2—5倍。這種現象同樣發生在河南、山東、貴州、陜西、甘肅等地,而且表現出“越是貧困地區,越出現高價彩禮”的特點。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張翼分析:“這個社會金錢在人們判別生活水平高低、人的價值衡量過程中,越來越處于重要位置。女性嫁入到貧困地區的意愿越低,因此只有高彩禮才能把女性娶回家,成為自己家的兒媳婦。”
最新版全國彩禮地圖同時顯示,在國內一些大城市、南方一些經濟逐步發展起來的農村地區和長江流域地區,很多地方的彩禮不升反降。此外,長江流域如重慶市、武漢市等一些地區還存在結婚“零禮金”現象。
不過張翼強調,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彩禮價位還在不斷走高的現象在不少農村地區依然普遍,“產業空殼化、以及農村發展依賴土地收入的提高與在城市打工的反差,尤其是女性在我國后工業化中更容易在城市找到工作,使得大量在城市里競爭不利的男性留在農村,形成農村剩男跟城里剩女之間的矛盾可能是未來十幾年二十幾年需要解決的問題。”
當彩禮逐漸成為一種斂財手段,實質上與買賣婚姻相差無幾,由此導致有情人難成眷屬、因婚致貧甚至家破人亡的悲劇也開始見諸報端。從這個意義上說,“天價彩禮”已經成為一種應當及早加以消除的社會陋習。專家指出,要引導農民移風易俗、潛移默化地轉變思想意識,逐漸使新的婚姻風尚成為農村婚俗的主流。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叢虎提到,有的村莊由村委會下屬或者村民自發成立了自治組織“紅白理事會”,對規范農村彩禮起到積極作用,“有的地方通過官方紀委紀檢監察,效果并不明顯,因為紀委是針對公職人員和黨員。但是紅白理事會關系的是所有村民,是民主選出、百姓認可。他提出建議并可以對每家紅白事了解干預。”(記者張明浩車麗)
?
?
?
?
相關鏈接:
海口龍華區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564.93億 同比增長8.2%?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