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22日消息(記者 任錦雯)民生既是關注現在,更要關注未來。教育事業是關于人民的事業,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促進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教育。疏通了教育這根經絡,就好比為海口的民生事業打通了“任督二脈”,讓百姓生活幸福感滿滿。
去年,海口教育交上了一份滿意的民生答卷。義務教育階段學位增加6262個;新建3所公辦幼兒園;引進了包括北師大附中和人大附中在內的4所優質學校合作辦學;完成121所學校的光纖鋪設;27人被評為海南省特級教師……一個個數字的背后,凝結著海口教育人殫精竭慮的汗水,結出了百姓幸福洋溢的果實。
一所學校盤活一個生活圈
2016年9月1日,今年8歲的張思穎,走進了剛剛建成招生的海口市五源河學校,成為該校270名首批一年級新生中的一員。
張思穎的父母都在粵海鐵路工作,為了上下班便利,他們便在西海岸片區購買了房子。伴隨著小思穎的長大,他們開始為孩子的入學問題糾結起來。媽媽張珍告訴記者,西海岸片區是新城區,原本沒有市屬的一貫制學校,如果到主城區的私立學校就讀,不僅接送是個大問題,還要面對緊俏的學位和高昂的學費。“就在我們糾結無奈的時候,得知五源河學校定址在我們家附近。”張珍對記者說,“真是及時雨啊,所有我們頭疼的問題都解決了!”
雖然孩子上學的問題解決了,可張珍坦言,入學前她也對學校的辦學質量有過憂慮和擔心。“畢竟是一所新學校,雖然設備新、環境好,但教育質量也不知道怎么樣。”所有的疑慮,在入學后都煙消云散。
如今這個剛落成的學校激活了西海岸生活圈的新活力,吸引了許多人到此定居落戶,許多由于配套問題沒有入住的居民也都陸續搬進了新房。西海岸片區真正成為海口發展的活力新區。
改建新建多所學校
近年來,我市新建和改擴建學校的力度之大有目共睹。港灣小學、西湖學校和五源河學校三所新建學校先后建成招生。2016年,“10+2”新建改擴建學校工程項目中,包括瓊山區一小、瓊山二小(紅星校區)、海瑞學校、市三十一小、靈山中心小學部共5所公辦學校完工;新增6262個義務教育學位。新建的海景學校將在2017年4月份完工,位置設在海甸島六東路。海航新建的民辦學校也已經完成了選址工作。
除了公辦學校,我市今年還引進優質的教育資源合作辦學。北師大海口附校高中部去年7月30日正式動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附設海口外國語學校去年9月17日簽署了框架協議;北大附中及附小海口分校去年11月18日正式動工;人大附中海口分校去年正式簽約。
近3000萬元獎補普惠民辦幼兒園
伴隨著全面“二孩”的政策的實施,學前教育成為了海口民生答卷中不能繞過的一道難題。去年港灣幼兒園、東昌幼兒園、五源河幼兒園三所公辦幼兒園建成并開園招生。同時,我市去年向民辦幼兒園購買服務,認定84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獎補資金2994萬元,緩解民辦幼兒園入園貴的問題。
為了規范和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我市去年啟動學前教育幫扶活動,確定10所優質幼兒園一對多幫扶31所幼兒園,發放學前助學金共計1650.68萬元。
?
相關鏈接:
海口教育今年交出優秀答卷
全市中小學新增逾6000學位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