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業單位的會計早就是電信詐騙的重點目標,他們造成的損失基本都來自企事業單位。今天,一位受騙的會計和遭受損失的公司對簿公堂,都認為:受騙造成了損失,是對方的責任。
上午9點半,原公司會計杜某和她原來服務的公司代理人一起坐上了二中院法庭的上訴人席位。他們都對一審法院“判令會計杜某賠償12萬元”的判決不服,同時提出了上訴。
庭審過程中,雙方一直在將受騙責任指向對方。這次導致了60萬元損失的詐騙發生在前年4月22日中午11時35分左右。公司財務經理杜某的QQ上,頭像是公司總經理李某的QQ號發來了一個轉賬指示,要求她向一個賬號轉賬60萬元,她于是通過出納,將這筆錢分成12筆,每筆5萬,用時15分鐘將錢款轉出。但半個小時之后,總經理李某給她打電話,說并未讓轉過賬。這時杜某發現自己上當了。
案發至今,損失款項始終沒能追回。公司于是將杜某起訴到法院。公司認為,杜某在轉賬之前沒有向領導電話核實,轉賬也沒經過公司同意,事后,公司多次要求杜某賠錢,杜某后來辭職,錢也沒還。公司要求杜某返還60萬,以及相應利息。
杜某不同意。她說,轉賬是分為12筆轉出的,公司領導應該收到了12次轉款提示,如果有問題,本應在第一次之后就趕緊制止,但半個多小時后才來電話。更重要的是,杜某說,此前由于總經理經常不在公司,曾經多次通過QQ號下達指示,她也曾經按照這種指示轉過賬。“這個案子是刑事案件,沒破之前,賠償無從談起。領導的QQ號是怎么被盜的,為什么12次轉賬提示都沒引起注意?”
一審法院就雙方的過錯責任、杜某應該在多大程度上承擔被騙責任的焦點進行了審理。最終綜合各個因素,判令杜某賠償公司12萬元。
到底公司總經理李某的QQ號是真的被盜了,轉賬指示確實是從李某的QQ上發出的,還是會計杜某被一個山寨總經理QQ蒙騙了?在這個問題上,雙方各執一詞。杜某說,向她發來匯款指示的QQ號,此前曾多次和她聯系工作。公司方面則提交了一些證據,證明真實的李總經理QQ號,和給杜某發送轉賬指令的,根本就是兩個賬號。J060
庭外追訪
騙財會人員多為“精準投放”
一名在職員工,因履行職務期間出現問題,給用人單位帶來的巨大損失,究竟該在多大程度上承擔責任?主審法官表示,將在充分考慮公司制度層面原因、職工個人是否盡到了足夠注意義務等多方面考慮后做出裁判。
記者從市公安局了解到,此類詐騙和常見的“大面積撒網”式有著明顯區別,騙子的技術手段和方式都是“精準投放”,早已通過犯罪鏈條的上游環節買到了某些公司內部領導及員工的個人信息,再經由木馬手段侵入社交軟件,但一般他們不會立即發動,而是在長時間潛伏、了解了目標人物的通訊習慣之后才會突然出手。
此類案件多發生在白天上班時間。民警表示,確有不少單位領導平時就通過QQ聯系財務人員,因此受害者在接到假的轉賬要求后,就容易失察,不再進行電話確認。特別是一些民營小企業,老板的權限很大,會計也只聽老板的,而且不會多問一句“轉賬給誰,是什么樣的資金往來”等問題,這都給了騙子相當大的機會。
在此前發生的一些案件里,有的騙子侵入了財務人員的QQ號,將自己的賬號加入為財務人員的好友,而這個被加入的號碼則偽裝成老板的頭像、備注名和個性簽名。這類手法的成功率相當高。
?
?
相關鏈接:
福州現“共享單車”詐騙騙局:貼假二維碼騙市民轉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