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員在現場研究圖紙。
海口網2月23日消息(記者陳奕霖 攝影報道)23日,在海口美舍河長堤路生態修復段施工現場,施工單位和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看著設計圖紙,討論著接下來的項目建設工作。而在該河段兩岸,河堤已被全部拆除,數輛挖掘機正在清理已經挖好的溝槽。記者從施工現場了解到,目前,該段的土方挖運工作已全部完成,在砌筑大石擋墻后,地面綠植、人行棧道及水下種植池的施工建設將同步進行。
長堤路生態修復段土方挖運已全部完成,挖掘機正在清理基礎槽。
據了解,海口美舍河生態修復工程分為5段,長堤路段是第一段,靠近入海口,兩岸各550米,共1100米。“進場之后首先就是定位,看哪些地方要拆除,哪些地方要保護,隨后對河堤護欄做保護性拆除,目前已全部完成,此外還在保護好岸邊樹木的情況下,拆除了人行道兩千多平方米。”據該段施工單位負責人王久成介紹,在完成以上工作后,施工人員從14日開始到17日中午,使用11臺挖掘機,在3天的時間完成了土方挖運工作,但檢查時,工程師告知由于海南的施工標準與內陸城市不同,土方挖掘存在著一些誤差,施工人員只好進行二次挖方,“二次挖方難度更大,但我們依然克服了困難,從19日開始到22日,就全部完工,并立即組織工人搶工,按照設計要求下底清理基礎槽。”
“土方挖運已經結束,今天開始砌筑大石擋墻。”王久成表示,由于工期緊張,他們將采用同步進行的方式施工,但是因為建設人行棧道必須要有擋墻護理,在擋墻修建好后,地面綠植、人行棧道及水下種植池將同步修建。在他看來,等到該段改造完成后,人行棧道高度降低,雖然仍有護堤,但水位高的時候,河水可以漫到棧道的下面,人們行走在棧道上,就像是在水面上走,有親水的感覺。這種通過種植水下綠植的方式,以自然的生態改善水質,而非單純的管道截污,也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對于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王久成認為,既然接手這個工程,保證工程工期便責無旁貸,“將盡最大的努力,推進工程建設。”
三亞市園林環衛局副調研員、海口美舍河治污支援干部鄧新兵說,美舍河生態修復建設的理念為“退地還河、化硬為軟”,即“把原來的堤全部拆除后擴大段面,將硬質的駁岸做成生態性的駁岸。”他表示,長堤路生態修復段位于入海口處,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所以在該段的水生植物的選擇上,將選擇適合濱海的、鹽度適應性比較高的植物。“這里會有海潮倒灌現場,有些淡水植物在這里無法生長。”鄧新兵說。
?
?
相關鏈接:
海口美舍河東風橋段堤岸拆除基本完成 將鋪設棧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