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懷絕技的網絡“福爾摩斯”們
李思
“這是一個神秘的民間組織,在這十年當中,他們用自己的努力,為中國互聯網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之所以神秘,是因為所有的志愿者都有三個特點,他們無名、無償而且自愿。”1月11日,在一檔《十面埋伏——致敬真心英雄》特別節目中,主持人撒貝寧解說道。
這個“神秘”的民間組織正式名稱叫作互聯網安全志愿者聯盟,是一支來自民間的強大力量,十年間,他們為互聯網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這支不為人知的神秘戰隊,無償、無名地守護著互聯網上一方凈土。那么這群隱藏在我們身邊,埋伏在網絡中保衛互聯網安全的人是怎樣的一個群體呢?
聯盟的誕生
互聯網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從城市到鄉村,一條條光纖,“互聯網+”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全新模式。
然而,在便利的同時,危險也潛伏著。近三年來,全國共發生被騙千萬元以上的電信詐騙案件104起,百萬元以上的案件2392起。2016年,即將邁入大學校園的徐玉玉被詐騙電話騙走學費9900元,傷心欲絕,最終導致心臟驟停,不幸離世。互聯網上的陷阱讓人防不勝防。除了公安機關的大力打擊之外,一些志愿者們也開始為互聯網的安全維護獻出自己的力量。
“2005年,阿里巴巴集團成立安全部,并逐步建立全面的賬戶安全、信息保護、反欺詐等管理機制,利用大數據構建強大的實時風險防御能力。”互聯網安全志愿者聯盟的負責人魏鴻介紹道。因為安全部平時低調神秘,安全部里的“小二們”也同樣如此并各個身懷絕技,阿里安全部也因此被稱為“神盾局”。
“神盾局”成立后,2007年,阿里巴巴再度成立“杭州市反欺詐服務隊”,旨在倡議以民間公益組織的形式,志愿者自發進行,打擊網絡違規犯罪行為,維護互聯網誠信公平環境,傳播互聯網安全理念。
據魏鴻介紹:“杭州市反欺詐服務隊成立之初只有不到20人。2016年1月在中央綜治辦、中央網信辦、公安部和團中央的指導下,正式升級為互聯網安全志愿者聯盟。”安全志愿者們的主要任務是線上實時舉報各類違法違規信息,線下實時解密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最新騙術,并協助調研網絡黑灰產業鏈。
現在,聯盟活躍志愿者超過5000人,分別來自“全國高校聯盟”“政法院校聯盟”“全國誠信商盟”“中國殘聯聯盟”等多個民間組織。
每個人都“身懷絕技”
清華大學化學系的博士、中國刑警學院的研究生警官、資深淘寶賣家、自學平面設計的殘障人士、阿里神盾局安全小二……這群素不相識的普通人,因為相同的正義感和熱心腸,相繼加入了互聯網安全志愿者聯盟,他們來自于各行各業,也許,就隱藏在我們身邊。
成為一名合格的互聯網安全志愿者并不簡單,互聯網安全志愿者聯盟負責人魏鴻對記者說,來自各行各業的志愿者每個人都“身懷絕技”,網絡安全公益在他們看來是非常專業的事情。“互聯網安全志愿者聯盟去年年初開始從全國政法類院校招募專業志愿者,素有中國福爾摩斯搖籃之稱的中國刑警學院首批加入。來自政法類專業院校的志愿者,正積極參與各類網絡黑灰產技術軟件分析、網銀資金安全、網絡詐騙舉報、打擊黃牛、偽基站等違法犯罪行動。”
曉帆是一名在網絡上行走多年的IT男,平時樂于尋找網絡中的安全漏洞。一次,他好友銀行卡中的錢被盜,經過推演后,他發現好友銀行卡的網絡賬號被盜,于是,他利用技術手段在網絡中搜尋,并發現了一個在網絡中專門盜取他人信息來竊取錢財的不法團伙。為了獲取更多的犯罪信息,他交了入會費,打入團伙內部,發現他們已經形成一條復制他人的手機卡,再盜取其網絡身份及賬號來實施犯罪活動的產業鏈。每次一出手,便有3000元左右遭盜取,組織龐大,分工精細,令他震驚。由于勢單力薄,他邀請了其他朋友一起,最終鎖定了這個組織的地址,并將所有線索交給警方。
在這之前,警方也接到多起相關案件線索,正苦于搜集罪證過于龐大,而又進度緩慢,曉帆提供的線索無疑是雪中送炭。最終,這個犯罪組織被破獲,抓獲犯罪嫌疑人253名,打掉黑產平臺3個,關聯卡商1個,涉案“黑卡”703萬張,現場繳獲數以千G的涉及公民個人信息的數據。
“網絡電信詐騙形形色色,除了公安機關的打擊之外,眾多志愿者也利用他們的業余時間,直面網上的各種詐騙。”曉帆說道。
“打擊互聯網的有關犯罪,單靠公安機關單打獨斗是不行的,需要有很多的志愿者參與,尤其是精通互聯網的志愿者的參與,這對于我們非常重要。”公安部刑偵局副巡視員陳士渠如是評價,作為互聯網安全志愿者聯盟的代言人,他認為這個聯盟在配合公安機關打擊和互聯網相關犯罪方面,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俠義無敵
常青和易武在志愿者中是一對好搭檔,他們平日里會在網上尋找網絡犯罪的端倪,并親自深入到犯罪組織中去。在一次日常的網絡搜索中,通過梳理散落在論壇和社交媒體上的大量投訴,分析受害人和詐騙窩點在全國的分布,他們查到了一個犯罪團伙的藏匿點,然后二人便喬裝打扮去進行了暗訪。
經過一番詢問后,他們向公司交納了管理費用,取得了騙子的信任,然后成為了其中的一員。“整個房間有二三十臺電腦,每個人掛多個QQ,就像一個黑網吧一樣,而且每個屋都這樣,沒有實際庫存和庫房,也沒有貨。”常青回憶道。
在對行騙區域及受害人遭遇的經濟損失等情況深入調查后他們發現,在這棟大樓中,像這樣的組織多達500多家,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受害人給騙子公司打錢,這些公司自稱是淘寶、京東、亞馬遜等知名網站的客服,幫助消費者在電子商務平臺上,代開網站、代管理、代運營,承諾只需交納一到兩千元不等的管理費,就可以輕松擁有一家自己開的網店,店鋪所有的經營與維護,都由這些公司打理,不用操心,店主就能獲得月收入數千,甚至上萬的不菲收益。
“跟受害人的交流主要圍繞著盡快把錢打到公司賬戶里面來,都非常有激情,類似于傳銷。”常青的搭檔易武說道。經過一番明察暗訪,他們將騙子的招數摸得一清二楚,并將所有證據整理成冊,一并交給警方,警方展開了大規模圍剿,刑拘了3200多名犯罪嫌疑人,由此牽出了一樁波及全國26個省市的驚天大案。
除了這對“龍虎搭檔”外,五年間舉報線索“百發百中”的普通大學生方舟,也是網絡世界中的功勛志愿者。方舟是一名大二女生,她憑借自己的經濟專業知識,已經舉報網上違法信息數百條,其中不乏網絡售賣槍支、假鈔等重要違法線索,“紅牛、青蛙、紅黃、紫貨、小額”這些假鈔交易的黑話,她如今已了然于心。
方舟說,互聯網安全守護已經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通過聯盟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是意外收獲。方舟所在的杭州師范大學是首批加入聯盟的高校,如今已經有包括浙江大學、清華大學等286所高校和全國40所高等師范院校相繼加入。
團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長黃英鋒評價說:“網絡安全志愿者,是幕后英雄,作為志愿者的娘家人,我要向他們特別致敬,向他們點贊,我也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朋友會和我們的志愿者一樣,加入到志愿服務的行列中來,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人人都可以是益行俠
隨著互聯網的興盛,色情黃毒如影隨形,腐蝕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網絡直播這種形式的興起,讓人們能觀看到形形色色的主播。在一家直播平臺上,一個女主播甚至用污穢的言語去調戲9歲兒童,好多主播為了賺錢,直播各種違規內容。而聯盟中的志愿者們也沒有閑著,為了維護健康的網絡環境,他們筑起了保護屏障。
一位叫趙康的志愿者,自幼身患重病,行動不便,言語不暢。經過阿里安全專家的培訓后,他與300位殘疾人志愿者掌握了相應的互聯網知識,成為了一名網絡鑒黃師。
他們負責審核算法模型圖片、在線視頻監測等工作,平日最常做的就是捕捉電腦中的淫穢色情圖片。為了更好地找到這些圖片,他和其他人一同建立了一部“江湖寶典”,寶典運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通過大量數據篩查對比,智能抓取,可將大部分淫穢圖片殺干凈,但一些善于偽裝的圖片還是需要人工搜尋。
成為志愿者的三年間,他們累計審核的圖片兩億五千多張,同時將寶典精準率提高20%,多個互聯網平臺投入使用,成為阻擊網絡色情的一道屏障。
除此之外,全國商盟知識產權團隊、武漢理工大學、浙江傳媒學院、杭州市殘聯等團隊也和殘疾人志愿者團隊一樣,是網絡安全的維護者。
“像神盾特工游戲開發團隊,他們用技術創新,開發了寓教于樂的網絡安全課堂,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手機游戲方式,開創了志愿者線上培訓,發布任務,溝通交流的渠道,贏得了全國高校大學生的喜愛。”魏鴻介紹道,全國商盟知識產權團隊在堅定地維護著網絡誠信空間。武漢理工大學、浙江傳媒學院代表著全國286所高校的安全志愿者,他們關注校園灰黑產,產出了多篇有思想、有深度的網絡安全調研報告。“網絡安全靠每一個人,只有我們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這個行列中來,網絡空間才會越來越清朗、安全。”中央網信辦社會工作局副局長孫愛萍說。
一群人在一起做有意義的事
“一直以來,在互聯網安全方面,互聯網安全志愿者聯盟的志愿者們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在他們的努力下,公安機關和社會各界才能更好地形成合力為網絡空間守住一方凈土。”公安部刑偵局政委曾海燕說道。
十年風云變幻,在互聯網和每個人密不可分的同時,互聯網安全志愿者聯盟也悄然壯大,從2007年在杭州孕育而生最初的20人,發展成如今的上萬人,10年間,安全志愿者舉報境內外各類違法違規信息16億次,內容涉及電信網絡欺詐、知識產權保護、網絡信息安全、涉黃內容識別等,為網絡生態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
僅2016年,安全志愿者就協助公安部及各地執法部門,辦理各類案件上百起,挽回受害人經濟損失近100億元。他們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深入互聯網中的龍潭虎穴,他們也曾深陷恐嚇威脅,但依舊初心不改。正是這些無名志愿者,努力使得我們的互聯網成為一方凈土。
聯盟最早發起者之一,阿里安全部總監許艷說,公益事業堅持一天不算什么,堅持10年非常了不起。阿里在最初種下這顆公益的種子時,就是把一群有情有義的人聚在一起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一做十年。
(為保護志愿者信息,文中志愿者均采用化名)
?
?
相關鏈接:
河南一女子癡迷網絡賭博 為籌賭資欠債4000余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