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24日消息(記者史瑞麗)23日,劉賜貴代表分別在臨高、瓊中、白沙和保亭代表團參加審議,聽取代表意見建議,強調要認真學習領會習總書記關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指示精神,堅決落實“七個強化”要求,結合實際,發揮優勢,把全域旅游點、線、面建設和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形成可持續的產業支撐,攻堅克難,確保按照時間節點如期實現脫貧目標。
劉賜貴對省人大和省“兩院”工作報告作了審議發言。他表示,完全贊同上述3個報告。過去一年,省人大在服務全省大局,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積極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服務重點改革、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認真開展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省高院和省檢察院堅持司法公正、司法為民,強化法律監督,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劉賜貴強調,政府工作的全部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為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幸福。作為海南生態核心區,中部地區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以保護生態為前提,努力把中部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大力推進全域旅游,把“點、線、面”的建設和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形成農民穩定脫貧和持續增收的產業支撐,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百姓的金山銀山,確保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劉賜貴指出,“點”上,要大力推進“百鎮千村”建設,并與農民生產、生活和長久脫貧結合起來,不僅優化環境,更要打造特色,引來游客,形成產業;每個市縣每年努力建成一批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線”上,要以旅游理念建設景觀路,一路上都是風景。“面”上,要進一步推動“五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會文明素質,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在此過程中,各市縣必須高度注意,一方面要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高水平整體打造;一方面要防止個別企業壟斷優質資源,必須讓當地百姓融入開發建設,從中獲得可持續的收益,把生態優勢變成百姓在發展全域旅游中的“搖錢樹”。
劉賜貴分別對4市縣經濟社會發展寄予厚望。希望臨高進一步明晰在全省大局和西部地區的責任定位,積極對接“海澄文”一體化,發揮漁業優勢,在漁業特色小鎮、海洋牧場等方面做足文章。瓊中要發揮四通八達的交通優勢,全力推進全域旅游,扎實建成一批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完善旅游設施,進一步整治環境衛生,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等產業。白沙要深入挖掘生態、茶葉等資源特色,不搞大拆大建,通過就地改造整治,把生態文化和茶葉種植、采摘、加工等各環節都融入旅游,以特色吸引游人,用文化留住來客。保亭要充分依托大“三亞旅游經濟圈”,發揮即使在海南也不可多得的資源優勢,大力推廣什進村等成功經驗,讓全域旅游的“點”星羅棋布,率先在全域旅游建設上有更大作為,踐行美麗海南、幸福家園、度假天堂愿景。
?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