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27日消息(見習記者龍易強 記者羅津 見習記者周李歡歡)此前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俞孔堅教授在海口調研時指出,海口在美舍河水體治理、鳳翔公園等項目中,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抓住了水環境治理的核心,將真正改善居民生態環境;我國城市規劃頂級專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王凱提出,形成水體循壞、自我凈化的功能,實現良好可持續的水環境,這是美舍河整治的總目標,并點贊說:“美舍河的植物和水生動物多多益善。”
在美舍河河底種植生態水草、投放水生動物、兩岸栽種蔥蔥樹苗,構建美舍河完整生態鏈。以樹治水,以綠美水,達到水生態平衡,提升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打造自然生態循環體系,使美舍河具有水體自凈及動物棲息雙重功能,讓美舍河變成一條河底有水草浮動、河中有魚蝦漂游、河岸綠樹成蔭,真正有生命力的河,印證著“水清,岸綠,景美,民樂”的美好愿景。
魚螺貝水草 構建完整生態鏈
2月21日,記者從美舍河治理PPP項目負責企業桑德集團了解到,該集團將在迎賓大道美舍河高鐵綠化示范段內投入河蚌1580公斤,環棱螺220公斤,蘿卜螺220公斤,烏鱧218尾等主要水生動物,用于構建美舍河河底完整生態鏈。
與以往治水不同的是,海口本著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原則,引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治理美舍河,此舉不僅能有效解決美舍河污染問題,還能美化其周邊環境。種植生態水草,投放水生動物河蚌、環棱螺、蘿卜螺、烏鱧,構建美舍河河底完整生態鏈,讓美舍河變成一條清澈透明的河流。
21日下午3點,在迎賓大道丁村石材市場以西的美舍河路段,一群工人在河床下栽種生態水草——苦草。“公司將在3月中旬開始有計劃地分批次投放魚、螺、貝。”桑德集團北京愛爾斯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的項目負責人張宇飛先生介紹,通過種植生態水草,投放魚、螺、貝,通過魚類與底棲動物的適量放養,達到水生態平衡,提升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打造自然生態循環體系,“使美舍河具有水體自凈及動物棲息雙重功能,讓美舍河變成一條河底有水草浮動,河中有魚蝦漂游,一條有生命力的河。”
針對東環鐵高鐵橋下的水質情況,桑德集團將計劃投入5厘米以上的河蚌1580公斤,環棱螺220公斤,蘿卜螺220公斤,烏鱧(通稱黑魚)218尾等主要水生動物。
改造步伐緊 鳳翔公園綠化忙
除了在美舍河高鐵綠化示范段內河底種植生態水草、投放水生動物,鳳翔公園綠化施工現場也在緊鑼密鼓趕工中。2月24日,溫度驟降,天空飄雨,在鳳翔公園綠化施工現場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美舍河生態修復工程綠化組組長羅義銘說:“公司將在3月15日這個時間結點前,全力完成鳳翔公園入口區的綠化示范段工程。”屆時,鳳翔公園入口區將呈現給市民一片醒目的綠色,營造出密林生境的基本雛形。
在施工現場,滿載苗木的運輸車正陸續將116株檳榔樹和椰子樹運來。按照計劃,還將有1.6萬株菩提榕、蒲葵、散尾葵、向日葵、菠蘿蜜、木瓜等十七種喬木、灌木和地被,鋪滿鳳翔公園入口區。在園林綠化施工員的指導下,五十余名工人正在忙碌地工作,工期緊張時每天有逾百名工人參與作業。除了保證苗木種植的數量,還必須嚴控樹木的品種規格,苗木的胸徑、冠幅、干高、株高都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修剪和規劃。
以樹治水,以綠美水,一株株綠色苗木為美舍河生態修復改造工程建功立業,印證著“水清,岸綠,景美,民樂”的美好愿景。
?
?
相關鏈接:
海口國興大道美舍河示范段管網排查疏通工作或3月初完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