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十年,海南省瓊劇院重新恢復了業務考核制度,組織專家評審對全體演職人員的基本功、理論知識、業務操作能力等進行考核。圖片來源:海南省瓊劇院
2月24日下午,海南省瓊劇院業務考核在該院的小劇場里畫上圓滿的句號,這是省瓊劇院時隔十年后重啟的業務考核。根據去年出爐的《海南省“十三五”時期瓊劇傳承發展規劃綱要》,省瓊劇院以重啟業務考核為第一步,用壓力激發演職人員的潛力,配合“送出去”、“請進來”、“師帶徒”等人才培養制度,邁向“出戲”、“出人”的目標,讓瓊劇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根脈延綿不斷、枝繁葉茂。
時隔十年 海南省瓊劇院重啟業務考核
絲竹聲聲不絕耳,鑼鼓陣陣鬧喧天,從2月20日起的五天時間里,海南省瓊劇院小劇場舞臺上分外熱鬧。各演出團的演員你方唱罷我登場,平時隱于幕后的燈光舞美、服裝化妝、裝置道具等人員,也當了回主角,輪番展示他們的作品。
舞臺下,坐著一排老資歷的瓊劇“行家”,他們中有些人已白發蒼蒼,有些正值壯年,看著臺上的演出,他們若有所思,然后在紙上寫下些什么。
上次出現這樣的一幕,已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今年海南省瓊劇院又重新恢復了業務考核制度,特別請來了資深的老藝人,與在職的高志成演職員組成評委組,對瓊劇院旗下的演出一團、演出二團、演出三團全體演職人員的基本功、理論知識、業務理解與操作進行考核。
“這場考核不但讓我看到了其他演員的閃光點,發現了自己的不足,還讓我更了解幕后團隊,比如燈光、舞美等的工作具體是怎么運作的。”參加考核的演出一團小生演員李碩征說:“考核給了大家相互交流的機會,大家加深了解后,在日后的合作演出中也能更有默契。”
時隔十年,海南省瓊劇院重新恢復了業務考核制度,組織專家評審對全體演職人員的基本功、理論知識、業務操作能力等進行考核。圖片來源:海南省瓊劇院
一方舞臺為瓊劇薪火相傳發現火種
一場已經停止了十年的業務考核,為什么在這時重啟呢?
“院團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海南省瓊劇院院長許振程認為,通過各種途徑把人才隊伍建立起來,打造專業的演藝人才隊伍,才能使瓊劇藝術在各種競爭中長盛不衰,而業務考核就是措施之一。
近年來,在海南省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門的關懷下,海南省瓊劇院創作演出《下南洋》、《海瑞》等一批精品劇目,在全國戲曲舞臺上爭得了榮譽。
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季國平也為海南省瓊劇院近年來在劇目創作生產上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點贊,說:“瓊劇已從一個邊緣的小劇種,走到了全國戲劇舞臺的中心。”
“如果瓊劇沒有優秀的接班人,其他的創作發展都是空談。”海南省瓊劇院創作研究室主任潘心團說。
目前,在瓊劇的傳承發展中,人才已成為一大掣肘。
正因為如此,2016年8月,海南省委宣傳部與省文體廳聯合制訂出臺了《海南省“十三五”時期瓊劇傳承發展規劃綱要》,將發展壯大高素質人才隊伍作為九大目標之一。
在《綱要》實施的大背景下,海南省瓊劇院從今年起重新對演職人員進行業務考核。
“考核能在演職人員中形成內在壓力,從過去的‘要我’練,變成‘我要練’,讓他們自覺主動地提升自己的綜合水平,形成一種倒逼機制。”許振程說。
人才培養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針一線去織就。在海南省瓊劇院的人才培養計劃中,考核不僅促使演職人員自我提高的動力,也是瓊劇院發現優秀苗子的平臺。
在海南省瓊劇院院長許振程看來,海南瓊劇未來發展的棟梁,也許就藏在這一百余名演職人員里,而業務考核這一方小小的舞臺,就是他們嶄露鋒芒的秀場。
三種舉措為傳統文化枝繁葉茂培育沃土
“在業務考核過程中發現了好苗子,我們就會重點培養。”許振程說。
近年來,省瓊劇院已經形成“送出去”、“請進來”、“師帶徒”的人才培養制度,激活人才資源流動,傳承海南瓊劇精粹。
“送出去”,即根據各行當、各藝術門類人才松緊需要,每年物色二至三名年輕有為、可塑性強的藝術人員,輸送到全國各大專藝術院校培養深造;同時委派個別藝術業務骨干參加各市、縣瓊劇團或民營瓊劇團指導性演出,一者幫助攜扶地方瓊劇團業務建設,二者使藝術業務骨干得到實踐鍛煉,從中提高自身的藝術業務水平。
剛參加完業務考核的演出三團副團長張昌義就曾到上海戲劇學院進修。2016年暑假回來后,還獨立導演復排了傳統古裝戲《昭陽宮冤》。
時隔十年,海南省瓊劇院重新恢復了業務考核制度,組織專家評審對全體演職人員的基本功、理論知識、業務操作能力等進行考核。圖片來源:海南省瓊劇院
“出去見了世面,開了眼界,可以發現現在瓊劇所存在的不足,也能學到別的劇種、藝術團的閃光點,回來后就能將我所學的與大家相互交流。”張昌義說。
“請進來”,即按照“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原則,只要是對省瓊劇院藝術事業發展有幫助的人才,都千方百計吸收進來。近年來,根據這一方針,省瓊劇院邀請羅懷臻、曹其敏、汝金山、劉元聲等一批國內著名戲劇主創來瓊,致力于打造一批精品劇目。
“師帶徒”曾是瓊劇發展早期盛行的傳承模式,如今省瓊劇院重拾這一傳統,指定創作研究室負責發現與培養“師徒結對”對象,且并不局限于演員,編劇、導演、作曲、舞美等其它主創人員,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醞釀,在藝術上有相同或相近的見解和追求,都可以促成為師徒關系。
名師出高徒,曾被譽為瓊劇界“千面小生”的“老戲骨”梁家樑在2007年收符傳杰為徒,2015年,符傳杰憑借新編歷史瓊劇《海瑞》的精彩演出獲得第2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此后,“名丑”符致椿收張昌義為徒,瓊劇音樂家陳世文收王志啟為徒……瓊劇精粹的傳承就在一代代師徒中開花結果。
“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傳承瓊劇,要‘出戲’、‘出人’,給觀眾呈現一場精彩的好戲。”海南省瓊劇院院長許振程如是說。
時隔十年,海南省瓊劇院重新恢復了業務考核制度,組織專家評審對全體演職人員的基本功、理論知識、業務操作能力等進行考核。圖片來源:海南省瓊劇院
?
?
相關鏈接:
海南省瓊劇院恢復業務考核制度 多途徑培養瓊劇人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