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27日消息(記者陳奕霖 攝影報道)海口自2月9日啟動亂丟煙頭與車窗拋物專項整治行動至今,已過去近20天,成效究竟如何?27日下午,記者在瓊山區文莊路、忠介路一帶走訪發現,大多數市民都能自覺地將煙頭丟入果皮箱。有的市民表示,一個城市的文明建設宜早不宜遲。
負責文莊路保潔工作的環衛工人陳大姐在打掃路面的煙頭和落葉。
文莊路、忠介路是府城地區人流量較多的商業街,27日下午,記者走訪時發現,街道上“吞云吐霧”者隨處可見,有一些人抽完煙就隨手將煙頭丟到地上,但更多的人還是會自覺地將煙頭丟入果皮箱或煙頭回收柱內。“路面上還是會有煙頭,不過沒有以前多了。”負責文莊路保潔工作的環衛工人陳大姐告訴記者,如今,大多數吸煙的市民都很自覺,讓她比較煩惱的是摩的司機,“亂丟煙頭的摩的司機比較多,抽完就隨手丟到地上,我們掃完以后,轉一圈回去,地上又有煙頭了。”陳大姐說,希望每個人都能自覺愛護環境衛生,“不只是煙頭,像衛生紙、傳單、飲料瓶之類的也不要亂丟,只有大家都自覺了,街道才會更干凈。”
仍有市民將煙頭丟到綠化樹下。
據瓊山區城管執法人員介紹,該區城管執法人員每天都會在轄區街道巡邏檢查,對亂丟煙頭的市民進行教育和處罰,對不配合者,還會借助媒體的力量進行曝光,專項整治行動開展至今該區已累計查處亂丟煙頭行為1100余宗。“除了日常巡查,我們還有入戶宣傳、上街派發倡議書,讓市民了解到這種行為會對他人工作生活造成影響。”城管執法人員表示,通過一段時間的整治,雖然亂丟煙頭現象依然存在,但大多市民均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
“垃圾桶就在路邊,也就是多走幾步的事情。”小胡是忠介路某紋身店的工作人員,平時的工作是站在街道上給過往的行人發傳單,在工作的間隙,偶爾會抽支煙解解乏,他說自己并不是很了解亂丟煙頭專項整治工作,但看著因“雙創”變得整潔的路面和來來往往不停打掃的環衛工人 自己也不好意思亂丟煙頭,“雖然沒讀過什么書,但‘衛生靠大家’還是懂的。”
在忠介路,一位市民在吸完煙后將煙頭丟進果皮箱內。
帶著妻女到忠介路購物的吳先生則希望相關職能部門能夠整治電動車駕駛人亂丟煙頭的現象,“有些人一邊騎車一邊抽煙,也不會停下來丟煙頭,而是隨手一丟就揚長而去了,累的是環衛工人。”吳先生說,自己抽煙不少,但都會丟到垃圾桶內,找不到垃圾桶時,會用紙巾先把煙頭滅了裝在口袋里,找到垃圾桶再丟,而且平日里也會勸導家人和身邊的朋友,注意環境衛生,不要亂丟垃圾。他表示,習慣的養成和改變不是易事,因此城市的文明建設宜早不宜遲,“現在海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政府就應該大力整治不文明行為,長久下去,大家才會重視這個事情,習慣才能改過來,這樣也有利于教導下一代人更注重舉止文明。”
?
?
相關鏈接:
海口交警發布摒棄車窗拋物陋習倡議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