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毛壽龍與知名人口學者何亞福分別在新京報發表文章,呼吁適度推動移民政策改革,讓更多的外國女性能夠到中國來工作和生活,以此來減少中國的“光棍危機”。文章發表后,引起強烈反響,其中也不乏一些爭論。對此,我們需要關注什么?本期“京報調查”(新京報與清研智庫聯合推出)就此展開調查。
■ 旁邊評論
防止引進外國新娘異變為跨國拐賣
近來,先后有多名專家在新京報撰文呼吁放開移民政策,通過引進外國新娘來緩解中國近年來愈發嚴重的3000萬剩男問題。但該觀點也引發了一些爭議。知名媒體人侯虹斌指出,中國的剩男危機歸根到底是窮人的光棍危機,引進外國新娘極有可能會異變為跨國拐賣。
那么,鼓勵跨國通婚能否緩解光棍危機?根據本次調查,超六成的網友對此持肯定意見。其實,平心而論,站在理性人的角度,要立竿見影地解決該問題,也就是何亞福所言的“引進”外國女性與鼓勵中國未婚男性出國并與所在國女性結婚這兩招了。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且不論目前我國在跨國通婚問題上尚存在一些壁壘,何況跨國通婚的對象一般集中在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城市人群,對于底層人群的光棍危機并沒有太大的作用。
其實,專家都承認,要緩解光棍危機,改變男女性別比失衡,根本上還是要從提高女性地位著手。我們不否認引進跨國新娘對于解決剩男問題的積極作用,但也要警惕在實際操作中,這一做法異變成跨國拐賣這種極端現象。
新京報評論員 李冰冰
?
相關鏈接:
山東臨沂聾啞女被拐賣給五旬光棍漢 12年終于回家?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