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弘揚雷鋒精神,4日,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開展了“我為麗水獻愛心”萬人微笑志愿服務系列活動。來自當地各行各業的一萬多名志愿者,走進社區、街道、市場等地,開展撿煙頭、交通勸導、義務縫補等一系列志愿服務,讓全城都變成了“紅色”的海洋,處處洋溢著微笑與溫暖。
在各類城市榮譽稱號中,全國文明城市是含金量最高、創建難度最大的一個,反映了城市整體文明水平。
作為麗水的創建主場和顏值擔當,近三年來,蓮都區全區總動員、民眾齊參與,掃清城市沉疴痼疾,涵養市民文明素質,呵護環境向美向好。2016年在國測和省測中均名列前茅。
今年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決勝之年、大考之年。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營造健康向上、誠信友愛、助人為樂的良好氛圍,4日,蓮都開展了“我為麗水獻愛心”萬人志愿服務活動,來自當地各行各業的志愿者約10800人參加。
活動現場,志愿者代表“老白”(麗水市電視臺節目主持人)發出了倡議,號召全體市民,向雷鋒學習,人人爭當志愿者!
“讓我們用愛心,向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低收入戶等困難群體傳遞我們心中的溫暖。大家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用微笑,在鄉村、社區、家庭、網絡、旅游、交通等各個領域彰顯我們城市的文明。”“老白”說道。
現場,還公布了”蓮都區2017年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優秀志愿服務項目”,沈姐義務縫補為老志愿服務正是其中之一。
沈姐從1991年開始免費為小區居民縫補衣物,至今已經堅持了20多年。2015年,借助麗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契機,沈姐成立了志愿服務隊,三年間,隊伍由20多人擴大到了100多號人,每周組織至少兩次集體志愿服務。
“縫補衣物雖然是不起眼的瑣事,但能傳遞出一種信號。”沈姐希望,能通過自身的行動感染更多人,去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讓愛無限循環。
啟動儀式結束后,志愿者們深入社區、公園、市場,開展交通勸導、免費體檢、義務縫補等形式各樣的志愿服務活動。這其中,一群頭發花白、身著紅色馬甲的老年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據了解這支“爺爺奶奶”志愿服務隊的平均年齡在60歲左右。
別看他們年紀有點大,但干勁卻一點也不輸年輕人,一個個掃垃圾、撿紙屑,清洗路面的塵土和淤泥,不亦樂乎。
“笑一笑,十年少,動一動,身體好!”今年75歲的志愿者鐘玉蘭告訴記者,自創建工作推進以來,身邊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環境變干凈了,人的素養也提高了,現在路上走去,車子都會主動讓你,這點很難得。”
為了讓生活的城市變得更美,鐘玉蘭老人每星期都會跟著一幫“老朋友”上街撿垃圾、清洗路牌,“人老心不能老,發揮余熱,路上變干凈了,自己看著順眼了,游客過來看到,心里也會舒坦點!”
在麗水市委常委、蓮都區委書記杜興林看來,志愿服務作為一項崇高的社會行為,是推動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抓手,在創建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座人人微笑的城市,才是一座精致文明的城市。”杜興林希望,志愿服務組織繼續踐行雷鋒精神和志愿服務精神,不斷吸引和引領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隊伍,不斷拓展志愿服務活動領域,不斷延伸志愿服務活動內容,在助力市民文明素養提升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方面作出更大貢獻。(完)
?
相關鏈接:
蘭州志愿者街頭傳授急救絕招 “微行動”傳遞正能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