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快的音樂,輕盈的舞步;繽紛的墻畫,彩色的爬行墊……這里不是少兒興趣培訓班或托兒所,而是海南瓊海嘉積山葉社區居委會。自打2013年山葉社區與瓊海市團委青年志愿服務站建起“七彩小屋”后,這就成了轄區里不少農民工和雙職工的孩子們最愛的地方。
多個長期開展的志愿服務讓山葉社區浸潤在濃濃的志愿服務氛圍中,社區也于近日獲得了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頒發的2016年學雷鋒志愿服務“最美志愿服務社區”獎。
“社區居委會的本職工作就是為居民服務,但我們還要通過開展志愿服務讓大家進一步感受到社區也是一個溫暖的家。”山葉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主任唐甸華說。
打造一個溫暖的“家”,“家人”們又需要些什么呢?
與瓊海市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們一同了解居民所需,大家發現,轄區里的一些外來務工人員以及雙職工在周末時往往也不得閑,這就導致他們無法照顧年幼的孩子。在一番籌備下,“七彩小屋”應運而生。在與市少年宮對接后,這里不僅有學業輔導、興趣培養等,還有針對孩子們開展的自護教育、心里咨詢等。這個一解家長們“燃眉之急”的志愿服務獲得了廣大群眾的點贊。2014年,“七彩小屋”還獲得了由共青團中央、民政部、中國志愿者服務聯合會共同舉辦的“志愿服務廣州暨首屆青年服務項目大賽”銀獎。
除了照顧“家”里的孩子,山葉社區內還開展了許多針對孤寡老人、困難群眾的志愿服務項目。
為了讓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及時掌握轄區內各家各戶的情況,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志愿服務,2014年起,山葉社區將其轄區劃分為5個網格,由社區兩委干部、居民小組長、社區黨員等近30人,部署完成了網格化服務的信息采集工作。在網格長的帶領下,大家針對孤寡老人、低保戶等對象開始“一對一”結對幫扶。
78歲老婆婆曾慶波的老伴已去世多年,三個女兒也遠嫁他鄉。幾年前遭遇車禍后,她的腿腳一直不利索。志愿者們了解情況后以“一對一”方式,每個月固定時間去為婆婆打掃衛生、送慰問品、代繳水電費。“現在,只要哪個志愿者有空都會去婆婆家看看”瓊海市青年志愿者協會、山葉社區志愿服務站負責人李寧說:“每次去她家里,婆婆都特別感動,拉著我們的手不放開,她常念叨:‘別給我帶什么慰問品啦,多來陪我聊聊天’。”山葉社區的志愿者們已經成了婆婆離不開的“兒女”。
現在,山葉社區的注冊志愿者人數已經有1320人。“我們這1千多名志愿者里有老有少,大家都在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唐甸華說。
“文明交通勸導”、“衣份愛心,衣份溫暖”、“義務維修,溫暖山葉”……志愿服務成了山葉社區的“潮流文化”,也深深扎根在了每個普通居民的心里。眼下,瓊海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山葉社區的志愿者們和居民齊上陣,打造了以志愿服務站、志愿服務文化長廊等為特色的志愿服務文化示范街,于他們而言,志愿服務是一份公益事業,更是一個“家”的溫暖。
?
?
?
相關鏈接:
"愛的語言"公益講座走進海口玉沙社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