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稱,烏克蘭政府軍控制下的東部火線城市阿夫季夫卡飽受戰火蹂躪,就在槍林彈雨聲中,奧蕾娜.高巴托娃生下她的第三個孩子。
據臺灣“中央社”3月3日援引法新社報道,40歲的高巴托娃假裝屋外的攻擊只是為了慶祝她生下女寶寶米羅斯拉娃,藉此讓自己保持平靜。米羅斯拉娃在俄語和烏克蘭語的意思是“將榮耀歸于和平”。
高巴托娃在戰事下的生產并非特例。二月初,就在戰火奪走數十條生命的同時,阿夫季夫卡也出現迷你嬰兒潮。醫生說,這是因為人們在壓力下會想做愛做的事,以及壓力導致女性荷爾蒙的改變。
婦科醫生霍姆琴科告訴法新社,在這個破敗而部分廢棄、人口不到2萬的城鎮,“近年來,我們為一些年逾40歲的婦女接生過”。
霍姆琴科說:“這些家庭多年來一直嘗試生育卻不成功。一些原本被認為不能生育的夫婦現在卻有了孩子。”
“結果就是,壓力成為成功的條件。”
報道稱,戰爭迷霧意味沒有實際科學研究可以解釋,為何遭逢災禍打擊時,伴侶之間會有更多性事,以及為何婦女似乎更容易受孕。
霍姆琴科僅引用了她既有的統計數字。
戰事開始降臨的2014年,阿夫季夫卡有45名婦女生產,2016年則有110個新生兒出生。這個數字幾乎是2014年的兩倍,而且許多當地民眾為避難已逃往這個前蘇聯國家其他地方。
?
?
?
?
相關鏈接:
一只“駱駝”背后的列車之變——蘭州鐵路局供給側改革觀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