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張璐)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言恭達3日做客“2017新華網全國兩會特別訪談”直播間,與網友在線交流。他表示,在互聯網時代,漢字在傳播中缺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需要多方面措施來解決。
從閱讀習慣上來說,人們已經從傳統的紙質閱讀進入到了數字化閱讀,這是時代的進步。從另一方面看,數字化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漢字文化的缺失。所謂的漢字文化缺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人提筆忘字,書寫的能力很差。
如何解決漢字在互聯網時代傳播當中缺失的問題?言恭達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首先,要加強國際傳播。從2004年開始,國家就開展了孔子學院的建設。孔子學院首先傳播的是漢字和漢語。
第二,在基礎教育當中,需要從認字提升到審美。尤其是中小學要強調書法教育。書法是漢字的藝術形態。中小學書法教育首先的前提是要讓青少年養成對中國漢字的親和感。同時,要養成書寫習慣。從這個基礎上進入到字義、字理的學習,再提升到審美。
第三,利用多種傳播手段把“互聯網+漢字”的工作做到普及。比如,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成語大賽》《中國詩詞大會》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新。使人們對漢字的認識真正得到普及和提高。
第四,通過傳統文化的活化,進入到創意產品。這些產品要符合青少年的心里,要與時俱進。不要太注重于形式,更多的還是需要通過青少年喜歡的文創產品來調動大家。
言恭達說:“措施有很多,關鍵的問題是把中國的漢字、書法,中國的藝術和中國的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承接下去,而不至于斷裂。”
漢字是一種語言工具,也是高雅的藝術,但它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承。
?
?
?
?
相關鏈接:
《給孩子的漢字王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