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李克強總理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贏得了數十次掌聲,其中談及改革舉措和民生目標的表述,引發的掌聲尤為熱烈。
“堅決除煩苛之弊、施公平之策、開便利之門”“凡影響市場公平競爭的不合理行為,都要堅決制止”“政府要帶頭講誠信,決不能隨意改變約定,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贏得了持久又熱烈的掌聲。
“把發展硬道理更多體現在增進人民福祉上”“讓廣大人民群眾在住有所居中創造新生活”“堅守節用裕民的正道”……飽含民本情懷和民生溫度的表述,是掌聲最密集的地方。
場內的掌聲就是場外的民意。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我國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取得了整體性的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出堅實步伐、全面深化改革繼續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展現新的局面、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顯著成效,經濟增長名列世界前茅,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在世界經濟低迷、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速長期放緩的背景下達成有質量的發展,完成這樣的增長目標,殊為不易。會場里響起的掌聲,有爬坡過坎后的欣慰,有和衷共濟的默契。
重要的是,2016年經濟數據中的成果并不抽象,每項都在逐漸落實為人民福祉,轉化為普通中國人的“獲得感”。一個受到貧困和重病雙重折磨的老人,也許會對大病醫保全覆蓋印象尤深;一個心懷夢想的山區孩子,也許因為高中學雜費的免除而重新找回上大學的希望;一個生活在陋巷中的家庭,也許會從窗明幾凈的新房中讀出“棚戶區改造”的意義;一個正處在艱難創業期的企業,尤其能掂量出削減行政審批事項的分量。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會場里響起的掌聲,更是敬民、惠民、利民之舉引發的共鳴。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中國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人民中尋找發展動力、依靠人民推動發展、使發展造福人民。”不久前,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向世界莊嚴宣示。以這個理念來看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每一個抽象的百分比,都隱含著住房、教育、醫療、養老、食品藥品安全、公共文化建設的進步和提升;每一點改革的突破和進展,都應該指向更公平的社會分配、更優良的法治環境、更完善的權利保護、更多元的公共生活,以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有效對接,表達出有質量的發展的深層價值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既有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宏觀經濟目標,也有居民消費價格、城鎮新增就業、居民收入這樣的民生目標;其所規劃的九大類重點工作任務,不僅僅有“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專門章節,而且每項任務都充分表達出了“增進人民福祉”的歸宿。字里行間流動著的民本情懷,章節段落敘述的改革舉措,都在詮釋“把發展硬道理體現在增進人民福祉上”。政府工作報告讓人們對中國經濟的潛力、韌性、優勢更加增添了信心,必將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匯聚磅礴力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