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過節方式,是深刻體會節日所蘊含的豐富內涵。當初設立國際勞動婦女節,旨在鼓舞全世界勞動婦女為爭取解放而奮斗。當億萬女性呼吸著自由的空氣,享有著平等的權利,人們不應忘記,這一切并非唾手可得,而是一代代人抗爭而來;更應當體會責任,只要有性別不平等現象存在,婦女解放的腳步就不應停歇。
隨著現代女性自身文化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女性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與家庭中的地位與作用越顯重要。正值兩會召開,女代表、女委員在政治舞臺上的“大放光彩”,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昭示著女人能頂“半邊天”非大放厥詞。
“婦女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沒有婦女,就沒有人類,就沒有社會。”在聯合國成立70周年、北京世界婦女大會召開20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在全球婦女峰會開幕式上如是說。這不僅僅是一個表態,在未來社會發展中,女性的力量尤為重要,女性已成為社會生產力中的活躍因素。女性事業的發展,就是社會文明的進步,沒有女性偉大力量的推動,就無現代化的明天。
現階段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是,三八婦女節逐漸演變成了“女性福利節”,放假、文娛活動、慰問物品慰問金一陣“襲來”,很多單位僅僅局限于節日表面,“送點啥”就打發過了,失去了節日本色。
筆者談及此事,并非小題大做,是想讓眾人知曉,婦女節是一個莊重的節日,有其特定的歷史淵源與節日本身的文化內涵,婦女節來源于廣大勞動婦女對自身平等權利的追求和抗爭,是一個革命性的節日,也是一個政治性的節日。不能僅僅理解為在某一時間節點上對女性進行物質上的撫慰,并與“女性福利節”畫上對等號,這是對婦女節的“漠不關心”體現。我們有必要審視一下自身隱藏在深層的文化基因鏈,用更加理性的眼光看待內心深度的性別歧視文化,去尋找“忽視”婦女節的謬論根蒂所在并重新界定。
婦女節設立旨在號召全社會對女性重視與關愛,切實保障女性合法權益,讓尊重女性成為普遍性的社會共識,這才是慶祝婦女節的真正核心意義所在,而非僅僅是在某一特點的時間節點給予女性物質慰問。
因此,我們有必要把過好婦女節提到一個社會文化的高度去思考,無論是從政策上還是機制上,生活上還是節日上,都要讓女性切實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不可缺少性、被尊重性。讓婦女節回歸本義不容置疑,讓女性在節日中找到幸福感,幸福感來源于被需要與被尊重,婦女節最好的禮物是尊重。只有真誠地尊重女性,女性才能煥發出無與倫比的“魅力”。
文/謝青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