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索煒)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3月6日,在政協工商聯界別小組會議上,全國政協常委、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發言指出,從現在到2020年,時間越來越緊迫,任務越來越艱巨、使命越來越重大。實現這個目標,核心在于“全面”二字,也就是全領域的小康、全地域的小康、全民族的小康、全社會的小康。
王文彪認為,實現全面小康就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協調發展,缺一不可。但是,目前在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過程中,還存在三方面的突出問題,需要引起重視。根據這三個問題,他提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發展質量的問題,特別是產能過剩。
王文彪表示,解決產能過剩,首先要從變革政績觀抓起。其次,要通過科技創新,加快落后產能的淘汰。再次,要通過供給側改革,吐故納新,淘汰舊的,創造新的。最后,加強國際產能合作,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
第二,生態環境特別是部分地區空氣質量的問題。
生態環境和空氣質量的問題。在王文彪看來,有一個方面要加強,就是處理好城市與環境的關系,處理好城市與生態的關系。多建公園,可以提高碳匯、消減pm2.5,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他建議“少建樓房多種樹”,多在城市里建設公園。在城郊結合部“多建綠地少開發建設”,給老百姓騰出更多的生活的空間,這就是做生態環境保護的“加減法”。
另一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王文彪認為,這是一場高層重視、全民參與的重大戰役,需要從法律、制度、考核、監督各方面進行保障。
第三,精準扶貧特別是生態環境惡劣地區的扶貧攻堅,是困中之困、難中之難。
從實踐來看,生態恢復和產業扶貧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生態的恢復,產業扶貧就是空中樓閣,是“一錘子買賣”,不可持續。沒有產業扶貧,生態恢復不可能一勞永逸,也是不可持續的。所以在精準扶貧,特別是生態脆弱地區的扶貧工作中,既要生態改善也要產業扶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