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河長制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我省河長制領跑全國
今年6月底,我省將實現全省江河河長全覆蓋
全國兩會期間,“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全面推行河長制”,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作為首批試行河長制的省份,海南河長治水領跑全國。記者從省水務廳了解到,全省64條內河湖河長制管理已初見成效,今年6月底河長制將從內河湖擴大到大江大河,實現全省江河河長全覆蓋。
河長治水
對癥下藥,采取一河一策的治理方式
海南全省主要江河、湖泊、水庫水質技術保持優良。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部分城鎮內河湖水污染嚴重。在2015年的省人大常委會《水污染防治法》貫徹實施情況執法檢查中發現,全省18個市縣的城市內河,劣于地表水V標準的比例超過20%。三亞、文昌、澄邁等市縣的城市內河水質達標率更低至0%。
針對水環境污染問題,去年,省政府在對全省水環境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決定對全省受污染的64條城鎮內河湖啟動集中專項治理,全面推行河長制,并提出具體目標:確保到2018年,治理范圍內河流段消除劣Ⅴ類水體,力爭達Ⅳ類及以上水質。
經過一年的河長治水,64條內河湖水質有了大幅提升,監測斷面的水質達標率從最初的4.7%躍升至43.8%。海口的鴨尾溪、三亞的三亞河等7個水質重回標準隊列。
“河流有了河長,就有了具體的管理責任人,能根據不同河流的不同污染源,采取對癥下藥、一河一策的治理方式。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可行的。”省水務廳有關負責人說,以鴨尾溪為例,生活污水、雨污合流、淤泥堆積是3大主要污染源,采取截污、擴寬涵洞加強水體流動、曝氣增氧、微生物等治理方法,讓鴨尾溪恢復清流。
全省覆蓋
6月底全省江河都有河長
目前,河長只在全省64條城鎮內河湖“上崗”,萬泉河等大江大河因流域較長、涉及多個市縣等原因,仍存在監管缺位。
“河長制,既要管住小河小溪,也要管住大江大河,實現全省江河全覆蓋。”省水務廳廳長王強說,我省將在內河湖河長制基礎上,在全省所有江河全面推行河長制,其中包括萬泉河、南渡江、昌化江等大江大河,打造省、市(縣)、鎮(鄉)三級河長制責任體系,6月底全省江河都要有河長。
王強說,對于跨流域、跨市縣的大江大河的監管和治理,需要全省統籌管理,因此我省大江大河的“總河長”將由省領導擔任,具體江河流經的每一段又由該轄區主要負責人擔任“分段河長”。
實時監管
河長公示欄將啟用二維碼
細心的市民會發現,在實現河長制的內河湖畔,都設有河長制公示欄,上面清楚列出河長的姓名、職責和電話,如發現有破壞河道行為,市民可以第一時間向河長舉報。
信息化管理是管理手段的更新和升級。為保持河道長效保潔,邀請更多市民參與到河流監管中來,省水務廳將啟動河道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在全省所有河道旁的河長制公示欄上設置二維碼。通過掃碼即可獲知河道的確切位置、基本信息以及河長資料,還可及時跟進監督河道的治理情況,如發現污染或治理存在問題便可舉報,督促河長跟進整改。
今年我省將把河長制管理與工作績效考核掛鉤,建立河長實時信息平臺,借力“互聯網+”探索水體治理模式的升級。
“現在河水變清了,還能看到魚和白鷺,晚上在河邊散步,很愜意。”住在三亞西河旁的居民對河流的生態環境改變有切身的感受。以前的河水發黑發臭,還有許多的漂浮物,現在的三亞河又重新煥發出“活力”:清澈的河里悠然自得的魚、沿岸邊的綠植、清水平臺上絡繹不絕的市民、還有河面上覓食的白鷺,“以前都看不見白鷺的身影,現在環境改善了,有些白鷺還在三亞‘定居’成為留鳥。”時亞南說。時亞南是三亞天涯區的副區長,同時也擔負著三亞西河湯他水支流河長的責任。
?
相關鏈接:
相識半年男友患白血病 湖南女子趕來海南貼身照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