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www.k618.cn)北京3月8日電(記者 吳意茹 實習記者王其) “盡心盡力”——這是全國政協委員、知名音樂劇“印象·劉三姐”主唱蘇燕玲給自己作為全國政協十二屆委員的總結詞。回顧五年的履職道路,從高中教師發展問題需要解決,到特崗教師待遇問題需要幫扶,從廣西走出來的“劉三姐”蘇燕玲一直關注少數民族地區教育問題,今年則提交了有關提高幼兒園教師待遇問題的提案。
蘇燕玲指出,在老少邊地區,幼兒教育十分短缺;同時由于目前出現編制飽和狀態,一些地區擁有編制的幼兒園教師較少,而這些地方的私立幼兒園師資力量相對又顯薄弱,僅僅能起到看護、提供飯食的作用。
在目前編制問題很難迅速解決的情況下,蘇燕玲呼吁,政府更多地傾斜于西部地區的幼兒教育,“例如國家部分出資,或是免費讓幼兒園教師能在未來上崗時能擁有比較專業的技術。”
采訪中,蘇燕玲多次強調了特崗教師這一話題,這并不是她第一年關注特崗教師,去年蘇燕玲就對此遞交了提案。
蘇燕玲建議增加擁有特崗教師待遇的教師職位,她提出對于農村地區或偏遠地區等留守兒童聚集的地區,如果提供教育的幼兒教師沒有特崗或與之相應的待遇,很難能請到一些專業院校畢業、又愿意到農村服務的好老師,很難促進農村地區幼兒教育的發展。
“好老師雖無法到達,但是資源可先行一步。”蘇燕玲介紹了當下在小學之間的教育幫扶,即把好的學校、老師的課件、授課視頻等教育資源傳遞給偏遠農村地區的學校,讓農村地區的學校也能享受到名師名課。
同時蘇燕玲認為,除了對學生的直接培養之外,師資的培訓也很重要。“因為老師根據優質課件教學也只能教會一屆學生。如果教師的教學水平不能提高,下一屆的學生成績能否提升又成了問題。”
對此,蘇燕玲深感,師資培訓是一個長遠的、持久的過程。“只是教好這一批學生還不行。把老師培養好,他們就可以不斷地培養下一屆、下下一屆,不斷地傳承下去,這個很重要。”
今年是蘇燕玲履行政協委員職責的第五年,也是她作為全國政協十二屆委員的最后一年。在這五年的調研過程中,蘇燕玲見證了國家對西部教育的大投入,特別是對于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山區的這些教育的發展都傾注了很多的心血和資金,她感到十分高興。
同時蘇燕玲也希望,未來,國家對老少邊窮地區的教育投入不僅僅是在硬件方面,還能夠增加師資、軟件及資源方面的投入,能夠平衡資源的分配。
“這所小學獲得了很多臺電腦,卻因為沒有多少人會用電腦,也沒人能教,始終無法發揮電腦能夠為教育帶來的諸多便利,電腦也幾乎閑置。而另一方面,其他的小學卻在面臨電腦短缺的情況。”蘇燕玲以一所在當地作為幫扶對象的小學舉例。
蘇燕玲告訴未來網記者,今年她出發來北京參加全國兩會之前,這位小學校長找到她,希望通過她能夠把硬件資源豐富與短缺并存這一資源不平衡問題帶到大會上,引起更多人關注。
當談及五年前與五年后的變化時,蘇燕玲印象最深刻就是“那些地區的小學教室不漏風了,有專門的教室了;孩子們有書包了,甚至有電腦了!”
蘇燕玲笑著說,這一變化,或許正是她五年政協委員履職路,給出的最好注解與證明。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