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至少有14965名新生兒經由張國英的手來到這個世界。
3月8日,婦女節。醫院的電話又來了。
張國英擱下碗筷,丈夫的聲音已從喉嚨跳了出來,“走吧。”
他是真的沒有一絲情緒。散步、走路、吃飯、甚至睡覺,妻子正在進行的日常生活無數次被這樣的電話中斷,已是司空見慣。醫院產房里要生孩子的人更需要他的妻子。
張國英62歲了,是一名助產士。她是一名女性,她一輩子打交道最多的人,也是女性。
1976年開始工作,從公立醫院到私立醫院,從內退到返聘,41年的時間,若平均按照每天接生一名嬰兒來計算,總數超過1.4萬名。
她說,她還會繼續做下去,明年、后年,再后年,直至身體不允許。
思鄉報考衛校成為“接生婆”內退后不適應重回一線
張國英成為“接生婆”很偶然。
1972年,她到距離家鄉成都九眼橋300多公里的雅安滎經縣上山下鄉。這個日后以中國最大觀景臺牛背山所在地而為世人所熟悉的縣城,彼時還未展現出它獨特的吸引力。云海、夕陽、日出、雪山,宛若仙境,然而在那時卻無法撫慰一個年輕姑娘思鄉的愁緒。
兩年后,成都市婦產科醫院(現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開辦的附屬衛生學校來招人。她考完試,被錄取了。姐姐打趣她從此成為“接生婆”,她回嘴“我回家了,做什么都行。”
1976年,張國英拿到了衛生學校的畢業證書,正式成了一名助產士,隨即進入成都市婦產科醫院工作。這一干就是25年。47歲那年,醫院和九院合并,人多了,不需要那么多助產士;也是在那一年,丈夫腦溢血半身癱瘓,家里也需要人照顧,張國英選擇了內退。可是僅僅在家里呆了三個月,張國英很不習慣,于是又回到了一線。
41年前,年輕的她誤打誤撞闖入助產士的領域,41年過去了,當年的同班同學或轉入別的領域,或已退休。只有她,仍站在產房,溫柔地等待著新生兒那一聲聲啼哭。
為世界冠軍接生曾在團年飯桌上被叫走
41年,若按照每天接生一個孩子來計算,至少有14965名新生兒經由張國英的手來到這個世界。
奪得中國花樣游泳史上首枚世界大賽金牌的雙胞胎姐妹,蔣文文和蔣婷婷的孩子均是由她接生。
助產士這份工作沒辦法讓上班時間和下班時間涇渭分明。去年除夕夜,張國英就在團年飯桌上被叫走。
張國英的丈夫是一名電子工程師,兩人有一個兒子。她盡量擠出時間,來盡自己作為妻子和母親的責任。“兒子小的時候上學,我大多時候上夜班,白天便會安排時間出來接送他。”如今兒子已經30多歲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而家里的事情,張國英會理得井井有條。“干凈整潔,回家后有熱飯吃,有干凈的衣服穿,所以他還能說什么呢。”張國英笑。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謝燃岸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
?
相關鏈接:
衛計委:希望增加兒科醫生、助產士等緊缺人員14萬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