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瓊全國政協委員熱議美麗鄉村建設:
要讓當地百姓成特色小鎮最終受益者
美麗中國,從鄉村起步,鄉村是現代化、城市化的根基。對億萬農民來說,美麗鄉村更是中國夢的一部分。繼去年美麗鄉村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今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再次強調:“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既有現代文明、又具田園風光的美麗鄉村。”連日來,這一話題成為住瓊全國政協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多位政協委員結合個人體會,從不同方面談到對美麗鄉村建設的關注、思考和對策。
祖籍位于廣東鄉村的朱鼎健委員便是其中之一,盡管出生于香港,在大都市成長生活,但他對于美好鄉村的建設卻自有一套見解。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對于這一點,我們在海南已是深有體會。”朱鼎健說,隨著鄉鎮建設的推進與發展,廣大鄉鎮和農村居民對改善住房條件、提升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問題正在暴露出來,那就是在全國范圍內,大多數鄉鎮都缺乏一個整體規劃和單體建筑的設計,即使有相關的規劃設計,也顯得有些落后于時代。”
結合企業多年來在深圳、東莞、海口等地的發展過程,朱鼎健坦言,特色小鎮不應被曲解成房地產的“圈地項目”,應多規合一,結合當地特有資源做全方位的產城開發和建設,要讓當地百姓成為“特色小鎮”之主體和最終受益者,而非開發商。
朱鼎健建議,由國家及各級省、市規劃及住建部門主導,以“多規合一”的思路,組織邀請專家,充分考慮生產生活需要,土地科學集約利用和自然、文化、鄉土等資源的保護,更新理念、不留死角地對一鄉一鎮做好規劃升級,同時著重做好生態規劃,把綠色、環保指標做為鄉鎮規劃中的硬性指標。
村、鄉、鎮如何美麗起來?在鐘文委員看來,農村環境問題是迫切要解決的問題。他為記者算了一筆賬:海南現有建制村2676個,若按每個建制村中央支持100萬元、地方配套50萬元計算,仍需約37.5億元方可以完成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覆蓋。
“然而,海南省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基礎薄弱,農村人居環境急需得到根本改善,僅靠目前海南較有限的財政資金投入,難度還很大。”鐘文建議,將海南納入財政部和環保部中央農村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的全覆蓋試點省份,全面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快推進“幸福家園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環境的治理和保護,不應該有地域和城鄉的界限。”對此,連介德委員也表示,農村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既需要各個鄉村自身努力,也需要城鄉同步推進,兩者缺一不可,“農村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甚至應該走在城市前面。”
就如何解決當前較為突出的農村環境問題,連介德委員認為,新農村建設應環保先行,要將生態建設、環境治理和保護當成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主要抓手和首要目標。否則,污染蔓延之下,農民連宜居的條件都不具備,更談不上發展鄉村原生態旅游或拓展其他致富渠道,建設美麗鄉村也無從談起。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