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為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三亞市工商局發布系列典型案例,從案情介紹、處理過程及結果、分析提示等方面,向廣大消費者戳破一個個消費陷阱,并詳細講解防范措施,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
案情:三亞某醫院發布多名愛美人士整形前后文圖案例
2016年09月01日,三亞市工商局執法人員在對三亞某醫院網站檢查時,發現當事人在其網站中的“經典案例分類”界面上宣傳楊小姐、劉小姐、曹女士、袁女士、谷小姐、童小姐、夏小姐、張女士、雷女士等愛美人士經過該醫院對本人身體的局部位置進行整形前后的文字表述和圖片對比的情況等內容,涉嫌違法并立即立案調查。
經查,當事人網站是由其公司網絡部自行開發的,在該網站上為醫院簡介、專家坐診時間、皮膚和微整形及整形外科等方面進行宣傳,宣傳內容有多名愛美人士整形前后的文字表述和圖片對比的情況。當事人表示,其在網站上利用這些患者的名義、形象作證明,主要是為了向廣大愛美人士介紹其醫院關于微整形及整形外科方面的成功案例,提高其醫院在三亞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當事人在其網站上利用患者的名義、形象作證明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第七條第一款第(六)項“利用患者、衛生技術人員、醫學教育科研機構及人員以及其他社會社團、組織的名義、形象作證明的”之規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對負有責任的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給予警告或者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之規定和國家工商總局《關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正確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指導意見》的相關規定,三亞市工商局給予當事人如下行政處罰:罰款10000元,上繳國庫。
提示:選擇正規醫療機構 做好自身權益保障工作
隨著國外美容觀念、先進技術、美容材料、運營理念陸續傳入中國,被國內消費者所接受,醫療美容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各種私立醫療美容機構也迅速發展,特別是醫療美容兼具醫療與消費雙重屬性,目前醫療美容行業市場較為混亂,存在過度依賴營銷模式、服務質量良莠不齊、不規范經營等問題。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網絡已經成為很多消費者了解和選擇美容整形機構的主要途徑,民營醫療整形機構開始轉戰網絡營銷市場。為吸引更多消費者,這些機構多存在使用患者形象或捏造微整形、整形外科成功案例等對醫療技術及設備進行宣傳。以本案為例,當事人為提高其在三亞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其網站上擅自以患者名義、形象對其進行宣傳。
三亞市工商局提醒消費者,當有美容、整形需求時,應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切勿貪圖便宜,從而選擇“黑診所”;注意選擇的醫療機構經營是否規范、證照是否齊全,是否有行醫資質;要提高警惕心理,做好自身權益保障工作,當出現問題時,方便維權。
?
相關鏈接:
女孩小時鼻子被老鼠咬掉終收獲愛情 將免費整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