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改造的丘濬墓。黃一冰 攝
3月12日,位于海口市秀英區丘海大道南段東側水頭村的丘濬(浚)墓景區內,幾名工人正在熱火朝天地作業,圍欄工作順利開展。根據計劃,近日,施工隊伍正式進場,并開始該園區的圍墻建設工作。
2016年,丘濬墓管理處以丘濬陳列館建設為工作中心,文物保護與修繕工作有序進行,全年實現接待人數58000余人次。
殘缺的石像生訴說丘濬墓往事
丘濬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具有明代海南墓園園林特色,集陳列展覽、保護研究、休閑旅游、多功能開發為一體的文物保護單位。上世紀60年代,因歷史原因,丘濬墓遭人為破壞,1986年按原狀復原。但時至今日,園區內仍然有不少文物有待恢復原貌。
園區內,連接墓丘和牌坊的是一條長達120米長的神道,神道兩側,按明代墓塋建設制度,分別設置一組石像生,依次有華表、石獅、石馬各一對。丘濬在海南的第19代后人丘秋明告訴記者,現在游客可見到的華表、石獅、石馬都是明代的原物,空出來的位置,是用于之后設置石羊和石人像的。
丘濬墓管理處主任巫遠坤告訴記者,下一步的修繕計劃中,園區將根據史書材料,將殘缺的石像生修補完全,其中,復原石羊和石人像是重點工作之一。
考古發現不為人知的秘密
2007年和2012年在修繕丘濬墓前,海口市文物局曾組織專家對享殿遺址進行二次考古發掘,均有重大發現。特別是2012年的發掘中,發現了分布于享殿中間數十支大小不等的木樁,可以肯定的是,當時在此建享殿時,由于地基土質疏松,打入木樁可以起到加強穩固地基的作用。丘秋明告訴記者,發掘之后,專家又將其再度埋于地下,目的在于將來根據原貌還原享殿。
除此之外,對比上世紀80年代時候的丘濬墓,現在的園區也有了較大的變化。丘秋明向記者展示了一批舊照片,這批照片大多拍攝于1986年丘濬墓修繕工作動工之前,通過照片,記者發現,早期的丘濬墓墓丘和牌坊之間僅有10余米的距離,墓丘周邊雜草叢生。丘濬墓管理處助理館員許亞艷告訴記者,根據資料記載,牌坊和墓丘之間的距離遠不止當時的距離,在隨后的修繕工作中,才重新測距,重建牌坊。
健全展陳配套傳遞丘濬故事
墓園面積從最早僅有的3畝大小,到現在的50多畝,加上正在計劃征收的20多畝,丘濬墓在園區面積上進行了擴大,同時,在園區的硬件設施建設和管理上,也同樣做了不少工作。
長期以來,丘濬墓園區全天候免費對社會開放,因為沒有圍墻,文物損壞事件時有發生,對此,園區加強了巡查力度,同時與附近的丘濬學校建立教育基地聯系點,邀請學校組織學生到園區瞻仰參觀并教育,增強學生的文物保護意識。
自去年以來,丘濬陳列館及其配套項目的建設是該園區的中心任務之一。園區先后完成了《丘濬陳列館可研報告》、《丘濬陳列館陳列大綱》的編寫工作。陳列館建成后,將陳列、展示和保存丘濬生平事跡等相關資料、文物等,向社會公眾展示丘濬的相關文物的歷史材料,講述其生平故事,歌頌其豐功偉績。
升級改造完成后,丘濬墓將成為集休閑、娛樂、文化為一體的主題園區,充分體現丘濬學說和明代官員墓園構架文化。
?
?
相關鏈接:
海南四絕之丘浚
海口“國寶”丘浚墓修繕一新 不再被垃圾包圍
丘浚墓修繕完工 將成海口重要文物旅游景點
海口開發歷史人文體驗之旅 丘浚墓秀英炮臺年底開放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