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記者高一偉)近年來,“美術教育的去西方化”受到網友關注。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美術教育應當重視傳承傳統藝術,堅持“大美為真”的寫意精神,不斷促成美術創作的藝術高峰。
近年來,楊曉陽一直關注著美術教育。他認為,國內現有的美術教育課程,“西化”痕跡明顯:西方藝術體系多于中國傳統藝術,技術多于藝術,畫內的東西多于畫外的東西。
“這是特定時代背景下的產物。”楊曉陽介紹,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美術教育全盤移植了蘇聯的教學體系,并在全國普及。改革開放以后,又在這個體系中加入了一些歐美的現當代元素。“盡管在其中點綴了一些傳統文化,但框架是西方模式,課程設置是以‘西化’為主,必然導致以‘西化’為標準。”
“其實,我們一直推崇的是‘功夫在畫外’。”楊曉陽說,中國人習畫的傳統是先學做人,再學繪畫,在藝術修養中追求人與社會的關系。現在的美術教育重視技巧,忽視了大美為真的寫意精神,是一種本末倒置。
“藝術是表情達意的,中國的美術很早就把寫意作為最高的目標。”楊曉陽告訴記者,與西方傳統美術重模擬、崇尚客觀物象的再現不同,中國傳統美術更注重傳神寫意、崇尚主觀意象的表現。他指出,無論是什么藝術形式,音樂、舞蹈、美術,都反映著人們的主觀感受和思想觀念。“人們對于世界的看法,不應是像玻璃和鏡子一樣,簡單地反射生活。如果是那樣,照相機已經遠遠超過人類了。”
“我們的美術教育決定了我們的美術創作。”楊曉陽強調,美術教育中有沒有傳統文化的觀念,有沒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觀念,直接決定了美術創作的藝術高度。他表示,很多美院學生畢業后技術很好,不乏佳作,但由于不注重寫意傳統的學習實踐,往往很難達到美術創作和藝術創新的高峰。
“當前,我國正在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美術教育應緊緊跟上,真正回歸寫意傳統,推動下一代的美術創作。讓中國美術既有‘高原’,又有‘高峰’。”楊曉陽說。
?
?
?
?
相關鏈接:
海南省教育廳:學校開展課后服務需征求家長意見 嚴禁亂收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