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舉報多領獎少,鄭州揚塵治理“有獎舉報”遇尷尬
為治理揚塵污染,河南省鄭州市從去年開始邀請市民參與“有獎舉報”。然而,《工人日報》記者日前采訪發現,“有獎舉報”實施一年多來,原計劃應該發給385名舉報人的近2萬元獎勵,卻僅被領走4250元。
針對鄭州市區域內各類建筑、基礎建設、拆遷等施工工程的揚塵污染違法行為,鄭州市建筑工地揚塵污染綜合整治辦公室一直在花大力氣整治。他們去年2月份出臺了相關辦法,邀請全體市民通過熱線電話、網站和微信等參與監督舉報。相關舉報信息經過查實后,將給予舉報人獎勵50元/次,這也被當地群眾稱為“有獎舉報”。
鄭州市揚塵辦實施“有獎舉報”制度善意明顯,也得到了職工群眾的積極參與和響應。但意外的是,到了物質獎勵的時候,舉報人卻提不起“興趣”。
根據鄭州揚塵辦最新通報數據顯示,目前鄭州市有各類在建工地2603個。一年來共接到群眾舉報672起,查實處理了385起,按計劃應該發放19250元電話費獎勵,可實際只發出去4250元。
事實上,類似開展“有獎舉報”遭遇領獎困境的不只發生在鄭州。近年來,為鼓勵和發揮群眾參與監督,許多地方的交管、環保等部門都設置了數十元到上萬元不等的舉報獎,但無論獎勵大小,舉報獎“無人領取、少人領取”似乎已成為相關職能部門面臨的普遍問題。
“就鄭州這次的情況來看,應該不涉及會遭打擊報復的擔憂,很多市民舉報只關心環境問題本身,不太關心有沒有獎勵。”鄭州市揚塵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一些案件經核實查處后通知舉報者來領獎時,大多數人嫌麻煩主動放棄了領獎。
有專家分析認為,對于大多數舉報人來說,參與舉報是出于正義感,履行社會責任,所舉報之事能夠得到圓滿解決即已滿足,當然也有少數人是出于對領獎后身份暴露會遭受打擊報復的擔憂。這一現象的長期存在也說明,目前相關職能部門的“舉報獎勵”機制還不夠簡化、暢通和安全,導致舉報人尤其是實名舉報人在領舉報獎時“嫌麻煩,有顧慮”。(記者余嘉熙 實習生 曹欣儀)
?
?
?
?
相關鏈接:
兩會受權發布:政府工作報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