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建省農科院植保所二級研究員、福建艷璇生物防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艷璇博士研究成功的“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術,用于治理草莓害螨,使福建草莓成了綠色餐桌上的圣果。
18日,記者隨著張艷璇博士來到閩北順昌鄭坊鎮,察看云路正農果疏專業合作社種植的百畝大棚草莓基地。這些草莓大棚釋放捕食螨后,不再噴灑農藥,園中草莓株壯葉綠果碩,一顆顆紅彤彤的草莓香氣誘人。
合作社理事長張東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自從園中實施“以螨治螨”生物防治后,長出的草莓果不受任何污染,品質絕佳,可在園中直接采摘食用,產品供不應求。他說,由于草莓果品質優良,每畝產值比原來提高了4000——6000元,大大增強了農民種植草莓致富的信心。
張艷璇博士在實施“以螨治螨“綠色防控的草莓大棚內現場品嘗無污染草莓。 陳國明 攝草莓是當今世界上最受消費者喜愛的高檔水果之一,然而,由于草莓上的害螨——二斑葉螨因其寄生范圍廣、繁殖速度快、抗藥性高、隱蔽性強,草莓容易受到侵害,致使葉枯果殘,并嚴重影響草莓產量和品質。
二斑葉螨體積小,世代歷期短、繁殖力強,目前農村多以化學防治為主,而用藥次數多,抗藥性產生極為迅速。化學防治不僅嚴重影響人體健康,而且致使土壤結構受到破壞。張艷璇博士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成功研究出以天敵捕食螨——胡瓜鈍綏螨能有效控制二斑葉螨的危害,使草莓達到綠色防控的效果。
張艷璇博士與種植草莓的順昌縣云路正農果疏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東義進行現場技術指導。 陳國明 攝福建省引種草莓始于20世紀40年代,但只有零星栽培;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從國內外引進優良品種,示范栽培獲成功。福州、寧德地區最早規模種植,在此后20多年里草莓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到全省。近幾年,隨著栽培設施和栽培技術的不斷改進,閩北地區草莓大棚栽培面積逐年擴大,草莓現已成為閩北地區當家經濟作物栽培品種之一,為地方經濟增長作出積極貢獻。
為保證草莓的綠色品質,閩北地區從2015年開始引進由張艷璇博士團隊生產的天敵捕食螨(胡瓜鈍水螨)釋放于草莓園以捕食害螨,達到了最佳效果。目前,閩北正在進一步擴大草莓種植面積,籌劃大量引進天敵捕食螨,全面推動“以螨治螨”綠色防控技術在草莓園的實施。(完)
?
相關鏈接:
湖南持續陰雨致草莓腐爛 周末繼續“泡”雨中
一顆草莓背后的農業供給側之變
春季草莓又上市 使用植物激素的草莓到底能不能吃?
初春草莓來報到!選草莓要記住這幾件事
范冰冰送偶像潘迎紫草莓 喊話:我們互相溫暖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