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香雪海景區
????春寒料峭時節,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香雪海景區迎來大批游客,其盛況還上了央視新聞。
????走進景區所在香雪村,映入眼簾的是粉墻黛瓦的民宅、平整干凈的道路、漫山飄香的花木。“過去我在電子廠上班,收入不高。現在村子美了,人氣旺了,家門口賺錢的機會多了。”香雪村倪巷人俞文強說,依靠光福“中國花木之鄉”的名氣,自己這幾年研究“造型樹”,做起精品化苗木生意,每年增收10萬多元。
????旅游旺季搶抓“賞花生意”,淡季做“種植文章”,香雪村的“綠色產業”一年四季有看頭。目前村里從事苗木產業的農民有1000多人,在光福鎮苗木行業協會的指導下,村民們推動傳統花卉苗木產業的結構調整,擴大品牌效應,不僅將本村看得見的山頭都種上苗木,還“組團”到周邊城市承包開發3萬多畝園地,將花木種植、銷售、運輸、養護為一體的“美麗經濟”布局到長三角其他城市,年產值達3.5億元。
????香雪村的發展,正是吳中區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做強村級特色產業的一個縮影。2015年起,吳中每年投入約7億元用于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打造“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吳中區委農辦主任朱繼偉介紹,去年,吳中深入推進7個美麗城鎮、190個美麗鄉村建設,一大批鎮村朝著“外顯生態風光、內含文化底蘊、兼具產業張力”的形態邁進。
????蘇州吳中區
????吳中區擁有傲人的生態“家底”:蘇州80%的山體林地、60%的太湖水域和40%太湖岸線。在生態富民理念指導下,這些資源變成老百姓發家致富的“綠色資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了全力守好可持續發展‘生命線’,建區以來,吳中生態投入累計超過150億元。”蘇州市副市長、吳中區委書記金潔說,在持續多年的美麗鄉村建設中,吳中區不斷加大生態補償力度,擴大生態旅游、現代農業等“綠色供給”,走出一條生態富民的發展新路。
????“過去幾年,我們把拿到的生態補償金集中用于新農村建設和村莊整治,逐漸恢復了自然淳樸、清新靈動的江南水鄉村莊風貌。”臨湖鎮靈湖村黨委書記沈衛東介紹,去年省園藝博覽會在臨湖鎮舉行,靈湖趁勢搭車搞起文化旅游,路子一下變寬了。去年,村里依靠林地資源,打造創意咖啡館和主題度假村,蘇州市民休閑旅游有了新去處。“僅這兩個項目,每年為村里帶來130萬元收入,成為村民股份合作社分紅的重要組成。”沈衛東感慨道,當年栽下的生態林,如今成了村里的“搖錢樹”。
????旺山錢家塢
????一條生態富民路,不僅把生態和林業、農業發展融為一體,還拉長景區、農業觀光、農家樂等旅游產業鏈。3月第一個周末,在旺山錢家塢經營農家樂的蘇紅芳和家人忙了個“底朝天”——踏青季大量游客涌來,良好的口碑給她帶來不少回頭客,天氣晴好的休息日這里一座難求。作為吳中區最早一批擁抱生態紅利的村莊,旺山村近年來充分利用自然山水、綠色田園等環境資源,打響了吃、住、行、玩“一條龍”消費品牌。“全村已有50戶村民做起農家樂,平均每戶年收入五六十萬元。”旺山村黨委書記周奎元介紹,依靠“綠色供給”帶來的發展優勢,旺山村去年實現集體經濟收入3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4.1萬元。
????在吳中,生態紅利催生的全域旅游迎來越來越多的認同和復制。去年,太湖新天地、木瀆香溪岸、穹窿山茅蓬塢、橫涇東林渡等一批旅游特色業態實現提檔升級,全區年接待游客突破2300萬人次,并成功獲評省鄉村旅游創新發展示范區。站在旅游業深度轉型的風口,吳中的“綠色資本”快速增值。
????國家行政學院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張孝德說,吳中區以綠色GDP為導向,提升區域發展的能級,也讓城鄉居民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在吳中區長唐曉東看來,這一評價既是肯定也是鞭策,要以更小的資源代價謀求經濟社會最大限度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做好生態富民大文章。目前,吳中著力發展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先進制造業,打造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為主導型、引領型特色戰略產業,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過半,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已達90%,吳中綠色發展和生態富民將開辟更大空間。(通訊員盛崢作者高坡 潘朝暉)
?
相關鏈接:
蘇州女老賴成“網紅”?昨天乖乖還錢
【網絡媒體走轉改】走近蘇州水上救援“尖兵”
蘇州一剛滿月男嬰不幸14樓墜亡 事故純屬意外
蘇州一保險公司無人機保費不夠理賠 已暫停個人業務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