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退休時,我就跟老伴說,咱倆雖然退休了,但思想不能退,精神不能退。”與丈夫仇錄生相濡以沫牽手走過50余年的張喜真說,要和丈夫在有生之年繼續發揮余熱,奉獻愛心。
77歲的張喜真與仇錄生是河北省井陘縣的一對退休夫妻。自1963年結婚,2001年退休開始,除了出書記錄生活的經歷與感悟外,夫妻倆堅持省吃儉用,用以幫助貧困孩子。
“每月少吃幾斤肉、幾斤雞蛋、少買幾件新衣服,每年從退休金中擠出5000元至8000元作為資助基金。”據張喜真介紹,退休后夫妻倆萌生了建立“家庭愛心助學基金”的想法,以此來幫助因家庭貧困上不起學的孩子,或是孤兒、殘疾兒童。
16年來,夫妻倆累計捐助資金10余萬元,共幫助15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98名面臨失學的中小學生重返校園讀書,還為一所中學捐獻“助學基金”5千元。
交談中,記者得知,去年7月河北省井陘縣發生洪災時,夫妻倆除留下一個月的生活費和老伴買藥的錢,擠出2萬元捐獻給了災區,“我們不能到第一線救災,但要貢獻一點微薄之力。”
張喜真告訴記者,退休后隨著他們的年齡越來越大,開始思考百年后要給社會留些什么,直到2005年看到河北省紅十字會發出的“讓我把光明留給你”倡議身后捐獻眼角膜的新聞。
張喜真說,2006年6月,夫妻倆在女兒的陪同下來到河北省紅十字會辦理了身后捐獻眼角膜的手續。2016年,她和老伴商量并征得兒女們的同意,又辦理了遺體捐獻的有關手續,決定百年后把最后的“生命禮物”捐獻給祖國的醫學科學事業,為人生劃上圓滿的句號。(完)
?
相關鏈接:
延遲退休政策何時是適時“窗口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