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3月20日電 題:一個孩子的幼兒園
新華社記者聶建江、肖正強、范培珅
中午氣溫回升,春雪開始消融,山里濃霧散盡。4歲的王福琪被媽媽劉翔粗糙的大手牽著,走半個小時山路趕往幼兒園。
幼兒園老師王曉飛早早地生好了火爐,站在門口等著。記者日前來到甘肅省靜寧縣發現,王曉飛是靜寧縣余灣鄉胡同村幼兒園唯一的老師,王福琪是這所幼兒園里唯一的孩子。
下課鈴響了,同在一個校園里上小學三年級的姐姐王鈺娟跑過來,陪著弟弟玩滑梯。
據學校老師介紹,胡同村被大山夾成一條窄窄的“胡同”,中心地帶向陽處就是胡同小學。2016年,教育部門在胡同小學辟出一間教室,買了玩具教具,建起了胡同村歷史上第一所幼兒園。家在靜寧縣雷大鎮的王曉飛大專幼兒教育專業畢業后,報名當了巡回支教老師,被派到了胡同村幼兒園工作。
村里有了幼兒園,還是“免費”的,這個消息迅速傳開了。去年秋天,胡同村的4個適齡孩子走進了幼兒園。一學期后,王福琪學會了唱歌跳舞、講故事、擺積木,這讓劉翔欣慰不已。
今春,劉翔早早地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可她發現開學后幼兒園只剩下王福琪一個孩子。原來,另外幾個孩子的家距離相鄰的陰屲村幼兒園更近,為了接送方便,他們被轉園到了那里。
“剩下一個孩子,誰會把幼兒園一直辦下去呢?”劉翔想。
王福琪的爺爺奶奶臥病在床,需要照料,看病一年要花幾萬元,爸爸在外面跑運輸,顧不上家。劉翔一個人操持著家里的十幾畝果園,負擔沉重。如果胡同村幼兒園撤了,要么走一個小時山路,把王福琪送到陰屲村幼兒園去,要么就得讓他在家待著。
開學幾天了,劉翔發現,雖然只有一個孩子,但是幼兒園還是一如既往地運轉著。余灣鄉教委主任屈喜強打消了她的顧慮:“只要村子里有孩子要入園,哪怕是一個,這個幼兒園就會一直辦下去。”
余灣鄉鄉長靳龍說,胡同村是當地貧困村,交通不便,村民居住分散,產業起步晚,這里人均年收入剛過3000元。縣上在村里建幼兒園,就是為了讓村里的孩子能就近入園,減輕村民負擔,讓貧困村的孩子也能接受學前教育。
“不光是胡同村,靜寧縣所有貧困村,每個村都有這樣一所幼兒園。”靜寧縣教育局副局長孫輝說,按照甘肅省的政策,農村幼兒園一學期保教費不高于500元的全部減免,在農村地區,送孩子上幼兒園最多一學期也只花幾十塊錢。
記者連日來沿著甘肅中部貧困縣靜寧、會寧的鄉鎮一路走訪,發現近幾年來,通過獨立建園、改建空置校舍等方式,一所所規模不一、標準卻一致的幼兒園出現在偏僻貧困的鄉村。送孩子上幼兒園對當地農民來說不再是難事,成為人們交口稱贊的民生喜事。
據甘肅省教育廳介紹,經過6年努力,目前甘肅省的所有鄉鎮、58個貧困縣1500人以上的行政村、17個插花型貧困縣的行政村、革命老區和藏區有需求的行政村,已全部建起了幼兒園。
統計顯示,2011年以來,甘肅省幼兒園從2407所增加到6441所,在園幼兒從50.5萬人增加到89.2萬人,其中絕大部分在農村,全省貧困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6%。甘肅省財政投入學前教育從2011年的50萬元增加到21億元。
?
?
?
相關鏈接:
法國警方解除國家金融檢察院炸彈警報
2017年考研復試國家線劃定,你過線了嗎?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現身福建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