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寨港紅樹林不僅是“海口之腎”,還捍衛著附近沿海134個村莊以及萬畝良田。這里自然食物豐富,是魚蝦蚌集居繁衍、候鳥棲息越冬的好地方,每年有幾百萬只水鳥在此停歇生活,構成了包括紅樹林、海洋、魚蝦、鳥類和人類等為核心要素的生態完整性。
如何堅持在保護中發展,處理好紅樹林保護和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邊社區村居民的關系?一直以來,我市都在積極探索,如今終于走出一條生態與經濟、保護與發展協調并進的綠色崛起“雙贏”之路——
記者 羅津
調研周邊社區情況 為轉產安置提供科學依據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要開展東寨港保護區周邊社區村居民的轉產安置、生態補償,就要調查出一手的數據為支撐,以便科學決策。近來,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就組織開展了《保護區周邊社區情況的調研報告》。
“此次調查的是保護區周邊一公里范圍內的情況,涉及演豐鎮、三江鎮、三江農場的11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4個管理區,共145個村民小組、22035人。”組織參與調查的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宣傳和市場開發科科長羅曉寧說,保護區周邊有6197戶,其中還有1299戶從事捕撈、1546戶從事魚蝦養殖業,“這些都對紅樹林濕地的保護有著不小的威脅。”
GEF(全球環境基金)海南濕地保護體系項目在調查保護區周邊社區情況后,與保護區管理局聯合制定了《東寨港社區共管計劃》。“經過調查,發現保護區周邊社區生計基本處于三種業態,即傳統海產捕撈和人工養殖、正在轉產(外出打工為主),以及已經轉產鄉村旅游等新興產業。”該項目經理周志琴介紹。
三江鎮溪頭村140人以捕撈為主要生計,該村有20艘漁船,捕撈占村民收入的大約70%;三江鎮上山村現300人則主要以養殖為生,養魚養蝦占村民收入50%、養殖生蠔占村民收入30%……周志琴說:“經過調查,保護區周邊社區村居民的生計模式單一,旅游、天然海產捕撈、人工養殖海產或傳統家畜家禽、種植業,占比很大。”
其實,早在幾年前,我市就對保護區內污染源進行了調查,把2812處污染源造冊登記。到2015年年底,保護區內的畜禽養殖、水產養殖、餐飲店等污染源全部清除。據了解,我市出資1.5億元關停羅牛山等6家養豬場,并對另外3家養殖場搬遷技改;遷出咸水鴨養殖場58家、收繳52戶漁民非法漁具、拆除8家餐飲店。
“雖然保護區內沒有污染源,但是保護區外圍,還有不少居民養殖、捕撈。演州河、三江河、演豐東河和演豐西河四條河流分別從東南西三個方向流入東寨港灣,這幾條河流的水含有大量來自沿途的養殖戶排出的污水,尤其是海產養殖和傳統家畜家禽養殖。”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陳松告訴記者。
保護區社區旅游公司共管
生態型經濟凸顯紅利
那要如何才能既保護紅樹林生態完整性,又能讓社區持續發展?
“就保護區而言,當地社區是搬不走的鄰居,保護區的有效管理離不了社區的配合和支持,減少甚至杜絕社區生產生活產生的負面影響,積極投入到保護區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關鍵的。”陳松說,包括可持續捕撈的推進、環境友好型養殖以及不使用違規漁具等,都將積極而顯著促進保護區有效管理。
“而紅樹林旅游公司作為引進的旅游開發企業,必須與資源的保護者保護區,以及當地旅游資源的保護者和利用者當地社區保持合作關系。”周志琴說:“而周邊社區自身能力有限,需要借助紅樹林旅游公司的專業和資金能力發展旅游業。社區必須要有合作共享的思路,為旅游開發提供可能的便利和支持。”
對此,不少研究東寨港的濕地保護專家們就提出,要實現共管,社區、旅游公司與保護區共同開展既有利于三方的活動,雙方都有相應的平等的具體的責、權、利。周志琴告訴記者,在這種情況下,項目部和社區、保護區三方聯合制定了《東寨港社區共管計劃》。”
根據計劃,三方將有效制止保護區內電魚、打鳥和砍伐紅樹林等非法行為。當前,保護區管理局將制訂社區舉報、制止違法行為的獎勵措施;與演豐鎮、三江鎮、三江農場、林業派出所、邊防等相關執法機構合作依法打擊違法行為;與志愿者共同開展社區宣傳,組織志愿者隊伍利用紅樹林博物館開展多樣化的游客宣傳;制訂社區舉報、制止違法行為的獎勵措施。
同時,保護區管理局正與社區一起討論制訂包含相關內容的村規民約,控制并逐步減少社區對小網眼漁具的使用,尤其是蜈蚣網、千秋網;繼續有效控制保護區周邊尤其是來自社區的生產生活污染物,采用示范人工濕地治理控制家庭生活排污,宣傳示范試點生態友好型海產養殖模式。
此外,著力提高社區村居民的收入的總量、多樣性和穩定性。計劃為村居民提供社區鄉村旅游和生態旅游經營管理能力建設,提供技術培訓服務和市場信息服務。如今,可持續捕撈增收模式正在保護區周邊社區推廣,接下來保護區管理局將增加開展社區可持續捕撈宣傳培訓,并開展可持續捕撈示范村建設,建立運行社區可持續捕撈機制。陳松說:“除了可持續捕撈業外,目前保護區管理局正與社區探索一些可替代的生計,如紅樹林養蜂等。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能更好的處理保護和發展的關系,走上綠色崛起‘雙贏’之路。”
(海口網3月21日訊)
?
相關鏈接:
鳥羽翩翩花香四溢 海口東寨港濕地保護碩果累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