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樓市的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引起吃瓜群眾的圍觀。今天(3月20日)又有一條新聞刷屏了。小米員工透露,萬科攜小米試水合作建房,沒有產權,但價格是市場一半。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位接近萬科的相關人士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萬科和小米合作開發還在積極溝通當中,尚未簽訂相關協議,傳言中關于認購和簽約的聲音是不對的。
中新經緯客戶端又詢問了小米公司負責媒體對接的人士,其表示并不清楚此事。另一名小米員工則稱,沒聽說過。
100%自持土地 不得銷售
2016年12月1日,經過16輪報價,萬科以50億拿下海淀區“海淀北部地區整體開發”永豐產業基地(新)HD00-0401-0062、0166、0158地塊。同一天,萬科與北京金第聯合以59億拍下海淀區“海淀北部地區整體開發”永豐產業基地(新)HD00-0401-0132、0120、0162地塊。
據了解,這是北京市首批落實“9 30”新政,推出的“限房價、競地價”試點地塊。
從北京市國土局官網上查詢得知,這兩幅土地的商品住房銷售均價不超過53400元/平方米,且最高銷售單價不得超過56100元/平方米。根據公告,這兩幅土地競得條件是,項目建成需全部自持。這也是北京土地招拍掛史上首宗100%自持土地。
公告介紹,“限房價、競地價”的交易方式,即政府設定合理土地上限價格,當競買報價達到合理土地上線價格時,則不再接受更高報價,轉為在此價格基礎上通過現場競報企業自持商品住房面積的方式確定競得人,企業自持的商品住房將全部作為租賃住房,不得銷售。
合作開發還在溝通中
拍下這兩塊地后,網上對于房企如何自持和盈利引發了討論。
今日(3月20日)有媒體曝出,小米公司將和萬科合作開發房產,已經面向全體員工啟動認購登記。文章稱,該小區位于海淀永豐,既有70至90平方米兩居室的普通住宅,均價大約為5.5萬元/平方米;也有178平方米的疊拼,總價約為950萬到1000萬元。
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查詢發現,相同位置的商品住房二手房均價在8萬元/平方米左右,個別高品質的小區能達到10萬元/平方米,因此也有人稱,這個員工房比市場價打了5折。
還有細心的網友發現,這位置不就是萬科去年拍下的兩塊地嗎?這兩塊地不是不能銷售嗎?
一位接近萬科的相關人士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新聞中所說的海淀永豐確實是指萬科去年拿下的兩幅土地,萬科和小米合作開發還在積極溝通當中,尚未簽訂相關協議。
上述人士透露,拿地時,萬科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共同持有、共享效益、市場化租賃”,合作對象是海淀區優質產業企業,這樣有利于保留海淀區高精尖人才。
該人士還表示,具體的合作模式、經營模式還沒敲定,一種可能是小米和萬科合作開發,小米向萬科支付一定費用,小米則享有部分使用權和租賃權,可以把房屋的使用權和租賃權再分配給自己的員工。“它是長租、短租或者連續租,小米有自主權,但必須要符合當時政府頒布的商品住宅管理規定。”該人士稱。
不止小米一家
該新聞曝出后,有網友質疑這是把公共福利變為了針對小米的員工福利。上述人透露,合作開發并不僅限小米一家,還有幾家企業都在積極溝通中。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從萬科此類解決方案來看,實際上是兩類企業合作共同持有的,不是簡單地租賃給小米,所以并沒有定向租賃的做法。當然此類產品本身是處于創新的階段,還是要鼓勵創新,積極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對于認購、簽約一說,上述接近萬科的相關人士表示,這一說法是不對的。認購簽約更多是房地產交易這個層面,現在即使是分配給員工,也僅是享有房屋的使用權和租賃權,而不是房產的所有權。
對此,嚴躍進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只租不賣、拿地限價使開發商成本壓力較大,通過聯合開發、發展租賃市場是萬科需要做的,國家也支持此類做法。作為互聯網企業的小米,對于產品設計理念有獨到之處,不僅可以分擔萬科的開發風險,也能對其開發新產品提供新的思路。(中新經緯APP)
?
?
?
?
相關鏈接:
房地產告別暴利時代 去年百強房企普遍增收不增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