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螞蟻金服未來會只做tech(技術),支持金融機構去做好fin(金融)。” 今年以來,螞蟻金服對外透露的一系列信息顯示,聚焦商業和金融之后,開放正在成為其最重要的戰略之一。
3月21日,螞蟻金服宣布向基金行業開放自運營平臺“財富號”,用技術支撐基金公司在螞蟻聚寶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專區,直接觸達和服務用戶,打響了其2017年開放戰略的第一槍。
據了解,“財富號”將于6月正式上線,首批接入的試點機構包括博時、興全、天弘、南方、建信等基金公司,后續則將向所有基金公司開放。
財富號搭臺金融機構“唱戲”? 目標為1億家庭提供專屬理財服務
據了解,螞蟻聚寶向基金公司開放財富號,只是螞蟻金服今年向金融機構加大開放的第一步。
作為螞蟻金服旗下的智慧理財平臺,自2015年8月18日正式上線至今,螞蟻聚寶累計登陸用戶1.8億,理財用戶(不包括余額寶)數量超過3500萬,是用戶數最多的理財平臺。
螞蟻聚寶總經理祖國明介紹,在基金領域,與螞蟻聚寶展開合作的基金公司達到100家。與其他基金銷售渠道相比,螞蟻聚寶的基金用戶呈現出成長性強、黏性高的特點:80、90后用戶占比超過86%,其中90、95后用戶占到35%,一周再次登陸用戶占比達到90%,盡管首次購買金額較低,但復購頻次、持有金額持續增長,螞蟻聚寶也因此成為業界最大的“理財新手訓練營”。
“我們研究發現,現在80后尤其是90后用戶的理財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分層化。未來的理財市場,一定是金融機構運用智能、大數據為投資者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從而幫助其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祖國明表示。
但在原來的基金超市模式下,一方面,“貨架”上堆滿的基金產品讓用戶無所適從,用戶很難獲得適合自己的針對性理財建議,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只是供貨商,無法精準地觸達和服務用戶。
博時基金總裁江向陽直言,基金行業常有“基金產品業績不錯,客戶卻賺不到錢”的困惑,“根源就在于沒有把合適的產品,在合適的時機給到合適的客戶。”
“因此我們判斷3.0的理財超市模式已經過時。”祖國明表示,螞蟻金服希望推動的是基于開放平臺、定制化和智能化的理財4.0模式。
據他介紹,作為平臺方,螞蟻金服將為金融機構提供用戶觸達、數據、營銷等一系列能力支持。在財富號的陣地,基金公司可以自主運營,銷售基金,螞蟻聚寶以一套公平透明的規則衡量基金公司的運營情況,并給予流量支持。
除了基金銷售,基金公司還可以結合螞蟻聚寶開放的用戶畫像、營銷工具、精準投放能力,以及基金公司自身的投資研究能力,為投資者提供定制化的理財教育和投資進階輔導,把更多理財新手逐步變成“理財熟手”,也變成自己的忠實用戶。而在以前,這一通道往往被作為銷售渠道的理財超市平臺所阻斷。
在目前備受關注的數字化資產配置方面,基金公司基于財富號還能完善自己的智能投顧能力。由于缺乏對用戶特征的了解,以往基金公司的智能化方案往往偏重資產端的配置,螞蟻聚寶的用戶畫像和數據能力恰好可以補齊基金公司的這一短板。
祖國明表示,在這次“財富號”開放之前,螞蟻聚寶已經開展了一系列跟基金公司開放合作的嘗試。比如螞蟻聚寶自去年6月開始,將頁面展示投資熱點的區塊面向基金公司開放,機構結合自己專業的投研能力,為用戶推薦當下值得投資的產品。有包括天弘、興全、國泰、廣發等20多家基金公司參與,推薦基金的日均交易額最多能夠提升6倍,用戶也從中學到了如何解讀市場、篩選基金。
他表示,正是這樣的經驗讓螞蟻金服堅定了做大開放的決心。不僅是基金公司,“財富號”還將向銀行、保險、證券行業全面開放,目標助力金融機構為1億中國家庭提供專屬的理財服務。
不做社交? 螞蟻金服聚焦商業金融打“開放”牌
事實上,不僅是財富業務的開放,今年以來,螞蟻金服對外透露的一系列信息都顯示,在確定不做社交,而是聚焦商業和金融之后,開放正在成為其最重要的戰略之一。
去年8月10日,螞蟻金服開放平臺正式上線,并宣布將其覆蓋商業運作全流程的12大能力、上千萬小微商戶以及這些商業領域的廣闊市場,全面開放給合作伙伴。而今年隨著“財富號”的開放,金融領域顯然正成為螞蟻金服進一步開放的重點。
盡管fintech已經成為熱門詞匯,但螞蟻金服更愿意用techfin來定義自己。螞蟻金服CEO井賢棟此前公開表示,金融的核心是管理風險,techfin是用技術、數據能力去助力金融創新,服務普通消費者和普通商戶,提升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幫助金融機構全面升級。“這不是玩概念,而是從根本上的理念的不同。”
在21日的媒體溝通會上,螞蟻金服方面表示,基于techfin的定位,螞蟻金服未來會只做tech(技術),支持金融機構去做好fin(金融)。據透露,今年上半年,還將有更多螞蟻金服的金融業務向金融機構開放。
?
?
相關鏈接:
險企成地方政府座上賓 被寫入多個省份金融工作議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