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理證明工作再進一步。在去年市區兩級政府部門取消129項要求基層開具證明的基礎上,今年市區兩級黨政群機關和事業單位的證明和蓋章環節都要清理。
清理證明范圍將擴大
北京市政府審改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困擾企業群眾“辦證多、辦事難”問題,去年北京市取消了129項各類證明,得到了各界廣泛認可,但證明并非街道、居委會的“特產”,部分不合法、不合理的證明依然存在,甚至還有黨政機關部門之間、事業單位之間相互要證明,讓企業和群眾辦事來回跑,嚴重影響了政府形象。
近日,審改辦開啟了更加全面的清理工作。市政府審改辦要求各相關單位,進一步清理市級黨政群機關、市屬事業單位在辦理涉及企業群眾辦事創業事項時,要求其他機構開具的各類證明和蓋章環節。
審改辦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次證明清理工作更“全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從開證明的單位看,去年清理的是基層開的證明,今年基層以外所有單位開的證明都要清理;從要求證明的單位看,去年清理的是市區兩級政府部門要求開的證明,今年市區兩級黨政群機關、事業單位要求各類機構開的證明都需要清理。
據介紹,市直事業單位包括社會福利促進會、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等,各部門管理的事比較多,由各部門自行清理。群團組織則包括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文聯、殘聯、紅十字會等。
五種證明將全部叫停
哪些證明需要清理?
“涉及五種情況的證明,將全部叫停。”該負責人說,凡是沒有法律法規設定依據的,可以通過部門內部調查或信息共享方式辦理的,能夠通過申請人提供有效證件、憑證辦理的,能通過申請人采取書面承諾、簽字聲明或提交相關協議辦理的,開具部門無權查證、無法開具的,原則上一律取消。
“對那些因部門內部或部門間信息不共享而存在的證明,希望各部門加大協調力度,從簡單的一紙證明變為‘信息跑路’或是‘部門協同辦’”。該負責人表示,即日起,各部門、各單位要全面梳理,看是否有要求其他部門或機構開具的涉及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各類證明,經過匯總審核后上報市政府審議。
證明蓋章實施清單管理
據悉,下一步,市政府審改辦將探索對全市各區、各部門、各機構的各類證明和蓋章環節實施清單管理,凡未納入其中的證明,一律不準再要求申請人提供。
■ 分析
“一些政府部門習慣于增環節避風險”
“辦證多、辦事難,究其原因還是與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直接相關,該管的沒有管住、管好,該放的沒有放開、放到位。”北京市政府審改辦有關負責人分析,一些政府部門習慣于通過增加環節或增設條件來管理、規避風險,甚至轉嫁責任。再加上管理方式落后,政府內部存在“信息孤島”現象,很多可以通過內部信息共享、資源互通來解決的問題,卻需企業或群眾提供證明。“這也反映了社會誠信體系、多元共治的社會治理體系還不健全,相信眼見為實,規避自身風險。”該負責人說。
據介紹,推動政府部門信息共享涉及部門多,情況復雜。審改辦表示,具備條件的重點領域將盡量打通信息渠道、實現信息共享。
■ 觀點
“部門利益是信息共享最大障礙”
記者了解到,清理“奇葩證明”和“無謂蓋章”情況,政府部門間信息共享是難點。
國家行政學院竹立家教授昨天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服務成本。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政務服務”。
最近,浙江省通過改革,實現了在一個窗口給公眾、企業辦理證明,各部門間有效實現了信息共享,大大縮短了市民、企業的辦事時間。
政府部門信息共享,存在什么障礙?竹立家說,以前有技術基礎和部門利益兩個障礙,現在互聯互通已經沒有問題,最大的障礙是部門利益,因為信息共享涉及部門利益,比如服務性收費等問題。
?
?
相關鏈接:
別再讓“奇葩證明”成為新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