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22日開始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這是繼2014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澳之后,中國領導人對澳大利亞的又一次重要訪問。
兩年多來,中澳雙邊關系在新高度繼續保持健康穩定發展,全面性、戰略性和務實性成為中澳雙邊關系的新特點。在國際形勢充滿不確定性的今天,中澳更應加強合作,共迎挑戰,抵御逆全球化的暗流。
中澳自貿協定生效是近兩年來發生在兩國之間的一件大事,協定生效一年多來成果顯著。澳大利亞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月至12月,中澳雙邊貨物進出口總額為1040.7億美元。中國仍是澳大利亞最大貿易伙伴。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月,中國繼續保持澳大利亞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地位。
澳大利亞是礦業大國,來自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等初級產品助力了中國經濟發展,中國市場的旺盛需求也幫助澳大利亞度過了金融危機,實現了持續25年的經濟增長,造就了“礦業繁榮”。目前,兩國都面臨經濟轉型的壓力,中澳自貿協定釋放并擴大了澳大利亞在農產品、服務業方面的潛力和優勢,為兩國從“礦業繁榮”轉型到“自貿繁榮”創造了條件。
中澳自貿協定是兩國自貿戰略的交集。中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中國將繼續推進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上月在會見中國外長王毅時表示,澳方是貿易自由化的堅定倡導者和受益者。澳將同中方一道堅決反對任何保護主義,這符合澳中兩國和世界的共同利益。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不確定性凸顯,逆全球化暗流涌動。在這樣的背景下,中澳兩國堅定支持全球化、支持開放經濟和自由貿易的表態就顯得格外珍貴。
澳大利亞知名經濟學家彼得·德賴斯代爾指出,一些人將本國出現的問題歸咎于全球化,但實際上問題并不出在全球化本身,而出在各國如何兌現全球化好處、在社會各階層均衡分配全球化的益處。
澳大利亞對全球化的支持有較強的社會基礎。在過去20年貿易自由化盛行期間,除去通貨膨脹因素,澳大利亞工人及中產階級家庭實際所得收入增長了40%。這使得開放市場、自由貿易成為澳大利亞政界和普通大眾接受的原則。
一直以來,中方對一切有助于促進地區經濟一體化、有利于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制的區域安排,都持積極和開放態度。逆流越勁,越需定力。作為全球化的受益者,中澳兩國將強化共識,共同對外發出致力于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維護國際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明確信息。
?
?
相關鏈接:
清華五道口全球名師大講堂:全球化何去何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