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3月23日電(記者徐海波)許多貧困地區又是生態保護地區,同時還是限制開發區。記者23日從湖北省林業廳了解到,為幫助這些地區早日脫貧,湖北省2016年撥付天然林管護費3億元,使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轉成生態護林員。截至目前,全省35個貧困縣已選聘2.5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生態護林員,實現生態補償脫貧一批。
湖北省林業廳有關負責人介紹,這35個貧困縣主要集中在大別山、武陵山、秦巴山和幕阜山的連片貧困山區,2015年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410930人,年人均純收入在2783元以下。被聘為生態護林員的建檔立卡貧困群眾,通過森林管護,可以獲得每年4000元的管護費,人均純收入將達到6783元左右,生活水平將得到顯著提升。
據悉,生態護林員選聘完成后,林業部門對他們進行了專業化訓練,提高生態護林員的防火、撲火技能,以及協同作戰的戰斗力。這些生態護林員主要對管護區森林資源進行巡護,對重點地塊、珍稀樹種實行重點管護;及時上報和依法制止亂征濫占林地、亂砍濫伐林木、亂捕濫獵野生動物、亂采濫挖野生植物等破壞森林資源行為;及時上報和撲救森林火災;及時上報和制止破壞林業宣傳牌、標志牌、界樁、界碑、圍欄等管護設施的行為。
同時,湖北以發展生態產業脫貧一批為突破口,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林業扶貧攻堅規劃,率先在貧困地區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貧困林農人平均增加現金收入近千元,讓綠水青山成為建在貧困林農家門口的綠色銀行。
?
相關鏈接:
湖北十堰44人因精準扶貧領域違紀違規被處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