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當前,新精神活性物質迅速蔓延,已經成為繼傳統毒品、合成毒品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我國力遏“實驗室毒品”蔓延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3-24 14:49

      當前,新精神活性物質迅速蔓延,已經成為繼傳統毒品、合成毒品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

      據了解,新精神活性物質大多尚未列入國際管制目錄,具有制造上的主觀故意性、法律上的非管制性、種類上的多樣性和快速更新性、濫用人群的廣泛性以及社會危害的嚴重性等特點。

      《法制日報》記者今天從公安部了解到,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新精神活性物質管制力度,通過嚴格立法列管和有力執法打擊,有效遏制了新精神活性物質的蔓延趨勢。

      濫用案例逐漸增多

      據了解,新精神活性物質又稱“策劃藥”或“實驗室毒品”,是不法分子為逃避打擊而對管制毒品進行化學結構修飾得到的毒品類似物,具有與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強的興奮、致幻、麻醉等效果。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最新通報稱,全球范圍內制造、販賣、走私、濫用新精神活性物質問題越來越突出,目前已報告發現新精神活性物質的有101個國家和地區,共有700余種,遠超國際管制的251種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數量。

      最近備受關注的芬太尼類物質就是新精神活性物質的一種。卡芬太尼是芬太尼類物質的典型代表,具有類似其他阿片類藥物的鎮痛作用,其藥效約為嗎啡的1萬倍,成人的致死量約為兩毫克,強于其他芬太尼類衍生物。

      據報道,芬太尼類物質自本世紀初起在歐美國家出現較大規模濫用。由于此類物質藥效較強,攝入極少量即可對人體造成傷害乃至危及生命,近年來,歐美國家已出現上百起濫用芬太尼類物質致死案例。

      國家禁毒辦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副巡視員鄧明介紹說,當前,以芬太尼類物質為代表的合成阿片藥物增長迅猛。2016年發現的新精神活性物質,仍以卡西酮類和合成大麻類物質為主,二者分別達890份和503份,分別占全部樣品比例的58.2%和32.9%。其余樣品中,芬太尼類物質有66份。而2012年至2015年間,總計僅發現芬太尼類物質6份,說明合成阿片類物質的生產和走私呈上升趨勢。該類物質麻醉作用極強,同時不依賴于罌粟種植,合成工藝簡單、價格低廉,在歐美發達國家濫用日趨嚴重,已有替代海洛因等傳統阿片類毒品的趨勢。

      新精神活性物質的交易方式呈現多樣化趨勢,走私渠道也更加隱蔽。鄧明告訴記者,境內外不法分子通過互聯網聯系交易,聯系交易方式更加多樣,利用貨運和寄遞渠道走私新精神活性物質,走私渠道更加隱蔽。

      雖然相關部門清理了部分交易平臺上新精神活性物質的供求信息,但一些不法分子開始通過服務器設在境外的網站發布供貨信息,使得調查取證難度加大。這種情況下,國內濫用新精神活性物質的案例也開始增多。

      據悉,2016年,我國共發現22份可直接吸食的新精神活性物質制品,主要由云南、湖北、遼寧等地公安機關在娛樂場所繳獲。從外觀看,這些制品以香料、花瓣、煙草及電子煙油等形態出現,與海洛因、冰毒等常見毒品相比偽裝性更強。從成分看,它們含有多種合成大麻素成分,具有較強的致幻作用。

      立法列管強化管制

      新精神活性物質管制是國際禁毒領域公認的難題。

      針對這一問題,我國高度重視新精神活性物質相關工作,積極推動管制立法、建立完善的管制機制。

      2001年,我國將氯胺酮列入管制;2010年以來,又將國際社會反映突出的13種新精神活性物質相繼列入《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目錄》。

      2015年10月1日起實施的《非藥用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辦法》,一次性列管116種新精神活性物質。

      鄧明告訴記者,這個管理辦法是我國新精神活性物質管制工作中的一份重要文件,為打擊制造走私新精神活性物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因藥性強、危害大,在新精神活性物質中,芬太尼類物質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鄧明說,近期,我國完成了卡芬太尼、呋喃芬太尼、丙烯酰芬太尼、戊酰芬太尼4種芬太尼類物質列管的法律程序。

      據介紹,目前,聯合國列管芬太尼類物質14種,我國均已實現列管。在2013年版《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目錄》中又列管13種,在2015年的《非藥用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列管辦法》中增加列管6種。

      鄧明說,加上近期增加列管的4種,我國已列管芬太尼類物質共計23種,列管的新精神活性物質已達134種。

      管制力度加大的同時,一些新結構非管制品種也在不斷出現。

      鄧明告訴記者,境內外不法分子一旦發現某品種被列入管制,短時間內即研制出新的非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質,一些不法分子甚至改變過去照單生產的固有模式,開始自主研發非列管品種并向外推銷。2015年10月以來,國內新出現數十種非管制物質,其中有10余種屬于在全世界首次發現。

      執法打擊力度加大

      去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禁毒支隊經過4個多月縝密偵查,成功破獲一起新精神活性物質案件。

      據介紹,武漢警方一舉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伍某及技術、銷售、物流等人員共計7名,搗毀窩點1處,繳獲芬太尼18公斤、卡芬太尼5公斤,呋喃芬太尼和其他尚未列管的新精神活性物質30余公斤以及大量制毒原料。

      如今,我國對新精神活性物質的執法打擊力度正在不斷加大。

      鄧明說,經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以及相關國家通報,加上我國有關部門核查發現,目前,我國生產的新精神活性物質,主要是一些具有化工、醫藥知識的人員受利益驅使,根據境外不法分子品種、數量等需求,網上聯系,訂單式生產,郵寄輸出,利用各國管制差異逃避打擊。

      2016年以來,我國根據相關國家執法協作請求,部署有關省核查向境外郵寄新精神活性物質線索,各地共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數十人,搗毀新精神活性物質非法生產窩點8處,繳獲已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質800余公斤、非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質近千公斤。

      在國際合作方面,近年來,我國對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等國提出的涉及新精神活性物質的數十件線索核查請求進行及時回應,先后與20余個國家開展執法合作,成功破獲上海燦禾張磊案、湖北張正波案等一批有國際影響的案件。

      鄧明告訴記者,偵辦張磊案過程中,我國累計向58個國家和地區通報了4221條線索,偵辦張正波案過程中,則向20余個國家和地區通報了1144條線索。

      此外,我國還與美國、加拿大、瑞典等國家就芬太尼類物質案件線索開展了積極合作。

      一番努力之下,我國管制的新精神活性物質生產和出口得到有效遏制。2015年10月以來,國家毒品實驗室檢測發現的新精神活性物質僅有17%左右屬于辦法附表中的列管物質,遠低于列管前,即2015年1月至9月95%的比例。

    ?

    ?

    相關鏈接:

    再過7天,婚姻登記費等41項收費就不用再交了!
    常被忽視的婚姻殺手 放棄自我時間想當然認為了解
    法媒稱中國家長仍干涉兒女婚姻:不找“矮窮丑”
    家事法庭婚姻登記大廳解紛 烏市新市區法院探索家事審判新途徑

    ?

    ?

      

    相關鏈接:
    法媒稱中國家長仍干涉兒女婚姻:不找“矮窮丑”
    常被忽視的婚姻殺手 放棄自我時間想當然認為了解
    再過7天,婚姻登記費等41項收費就不用再交了!
    家事法庭婚姻登記大廳解紛 烏市新市區法院探索家事審判新途徑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 [編輯:程小欣]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