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3月24日電 ?人民藝術詩社采風行活動日前走進武漢,同時舉辦了“張少林、于曉莉、張堯作品研討會暨朗誦會”。
在濃烈的氣氛中,詩評家、中國詩歌學會理事、人民日報原文藝部副主任石英,評論家、人民日報高級記者、原國際部主任陳特安,詩評家、中國詩歌學會理事、人民藝術詩社社長姚鴻飛、人民日報《人民周刊人民藝術》雜志主編李優良等人分別對三位作者的作品進行了研討。大家一致認為,張少林的竹枝詞源于生活,有創新,有活力,接地氣,真正的把藝術性和趣味性結合了起來,使人在閱讀中感受到生活的樂趣。于曉莉的詩歌作品能把生活得瑣碎進行加工,具有良好的意境。九零后張堯的作品充滿青春的活力,語言簡練、質樸清麗、具有獨特的風格和創作力,給人以陽光和美的感受。
在隨后舉行的朗誦會上,當地詩友姚泉明朗誦了張少林詩歌《母訓》、秦鳳朗誦了李優良詩歌《我可愛的故鄉》,人民藝術詩社副社長張富增朗誦了于曉莉詩歌《愛情是什么》。詩人們還進行了現場詩歌創作。
會上還頒發了人民藝術詩社同題詩歌《春花》比賽“春花獎"。(周克余)
?
相關鏈接:
當世界睡眠日遇上世界詩歌日
克羅地亞:世界詩歌日 “詩歌換咖啡”
世界詩歌日就要來了,你的生活里還有多少詩意?
讀詩集《人之風景》:詩歌的說書人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