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有色旗下一工廠內景。
3月24日,白銀有色旗下西北鉛鋅冶煉廠大門。
3月24日,位于白銀市中心的白銀有色總部。
3月中旬,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白銀有色)市值突破千億大關,將中國鋁業等行業巨頭甩在身后。截至3月24日,白銀有色報15.76元,總市值1099億元。股價大漲牽動各方神經,小散蜂擁而入,上市公司多次核查,交易所也發去問詢函,對白銀有色實際經營狀況表示關注。
盡管白銀有色的上市給資本市場帶來了震動,但上周新京報記者在走訪甘肅白銀這一西北小城時,接觸到的多位當地人士表示沒聽過白銀有色上市的消息。
從經營情況來看,白銀有色業績此前已連續四年下降,由于原材料主要依靠外購,最近三年的毛利率低于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公司對政府補助的依賴也較大。目前,白銀有色一手擴張資源,一手開啟跨界轉型。
低價發行,白銀有色市值千億
2月15日9時30分,隨著上交所一聲鑼響,白銀有色正式上市。本次白銀有色發行不超過6.98億股,發行價為1.78元/股,上市首日漲幅約為44%,收盤報2.56元/股。截至3月24日,白銀有色股價報15.76元,總市值1099億元,遠超行業龍頭中國鋁業和江西銅業。目前股價較發行價高近8倍。
據了解,白銀有色是甘肅省和有色行業近年來整體上市的第一家,開創了近年來地方國有大型集團企業整體上市的先河。不過,有投資者和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低價發行是白銀有色股價暴漲的主因。
一位投資白銀有色的小股民表示,市場一般比較青睞低價發行的股票,而白銀有色的發行價只有一塊多,是春節后少見的低價次新股之一。
低價發行遇市場爆炒,白銀有色并非孤例。近期上市的海天精工發行價只有1.5元,比白銀有色還低,而最高價較發行價累計上漲了21倍多,比白銀有色的漲幅還高。
此前,在1月24日的投資者交流會上,當被問及“白銀有色按凈資產且是行業低谷發行,價值是否低估”時,保薦機構中信建投證券回應稱,白銀有色屬于有色行業,估值受到行業周期、市場情況等多種因素影響,具體定價還會考慮時間窗口、監管政策等因素。
蘭格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從資產和競爭力來說,白銀有色難與中鋁等同。自2月15日上市,白銀有色因其發行價較低和2016年以來有色行業利潤表現較好,以及擁有稀缺的鈾礦資源受到游資爆炒,連續漲停,市值超千億并成為有色板塊市值老大,但這種炒作或將難具持續性。
對于白銀有色市值高于中國鋁業,一位有色行業業內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中鋁是央企,白銀有色在有色行業的地位肯定沒有中鋁高;但中鋁集團下面還有很多優質企業、資產應該沒有劃在上市公司里面。
卓創有色分析師王瑜稱,經過一段時間調整,(白銀有色的)股價會回到合理價格,但并不是說一定要比其他更大型企業的股價低才是合理。
在白銀有色市值高居千億規模,行業人士熱議之時,交易所也開始關注白銀有色的實際經營情況。
3月18日,白銀有色公告收到上交所發出的問詢函:自上市以來,公司股價多次觸及異常波動標準,媒體關注度高;請結合同行業上市公司情況,從礦產資源保有量等方面充分說明在有色金屬礦產開采、冶煉、加工、貿易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或經營風險。
目前,白銀有色尚未發布對上交所問詢函的回復。
2015年獲1.17億政府補助,超當期凈利潤
根據白銀有色官網介紹,白銀有色的前身為白銀有色金屬公司,即白銀公司,成立于1954年,是國家“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曾創造了銅硫產量、產值和利稅連續18年全國第一的輝煌。
本世紀初經歷破產重組后成立白銀有色,目前主要業務為銅、鉛、鋅、金、銀等多種有色金屬的采選、冶煉、加工及貿易,業務覆蓋有色金屬全產業鏈。
跟“油城”大慶一樣,白銀市也是先有廠、后建市。因為白銀公司主打產品為銅,白銀市也被稱為銅城。一位白銀公司老員工說,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軍隊的每三發子彈,就有一發是白銀公司造的。
現在的白銀有色的光環漸褪。僅從當年的主打產品銅來說,白銀有色公告顯示,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16年1-6月,白銀有色陰極銅產量行業排名第九位。
當地政府近年發布的《甘肅省白銀市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規劃》顯示,在國家首批資源枯竭城市中,白銀市屬于歷史欠賬最多、財力狀況最差、生態環境最惡劣、面臨困難最多的城市,城市發展面臨“礦竭城衰”的嚴重危機。
隨著白銀公司近年來啟動上市,其盈利狀況也公之于眾。
根據2014年招股書,白銀有色2011-2013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2億元,5.4億元,3.4億元;根據2016年招股書,2013-2015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2億元,1.2億元,1.1億元。
可以看到,從2011-2015年,白銀有色業績出現四連降的局面。新京報記者發現,兩份招股書對2013年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以及凈利潤、歸母凈利潤的披露均不一致,營業收入數據則相一致。
3月25日,白銀有色方面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北京永拓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公司的審計機構,根據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在2014年對2013年相關事項進行了追溯調整,并在招股說明書中充分披露,不存在虛假記載。
新京報記者發現,白銀有色對政府補助依賴較大:據招股書,其2013年、2014年、2015年獲得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8476.09萬元、9337.38萬元、11712.91萬元。其中2015年,政府補助高達1.17億元,超過了當期的歸母凈利潤。
一位老員工告訴記者,白銀公司以前是全國性骨干企業,但現在資源枯竭,發生了很大變化,都在做別的業務,跟以前不能比了。
白銀有色也背負了巨額債務。招股書顯示,截至2014年底、2015年底負債合計分別為212.66億元、330.91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占比較大,分別為114.21億元、188.96億元。高負債背景下,利息支出金額較大,2014年、2015年分別為5.2億元、4.1億元,比同期的歸母凈利潤高不少。
根據招股書,白銀有色2016年的經營狀況有所好轉,預計2016年歸母凈利潤為2.73億元至2.96億元,較2015年增長146.88%至167.14%。白銀有色去年業績改善與行業形勢有關。王國清稱供給側改革政策下,行業無序競爭有所遏制,市場供求關系得到改善,有色金屬價格有所上揚,行業利潤明顯改善。
毛利率低于同行業上市公司
白銀有色近年業績下滑,與行業整體效益不佳有關。蘭格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新京報記者表示,2015年,我國有色行業受全球有色金屬需求疲軟、供應過剩以及價格弱勢運行影響,價格和效益均表現不理想。
3月25日白銀有色方面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受國際國內整體經濟運行狀況的影響,2011-2015年有色金屬及貴金屬價格持續走低導致公司歸母凈利潤下滑。
具體到白銀有色來看,由于資源逐漸枯竭,白銀有色的業務如今也集中于加工產業,而加工業務利潤較為微薄。
截至最新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公司最近三年毛利率維持在2.92%-4.15%之間,低于同行業上市公司6.74%-8.96%的平均水平。招股書稱,公司毛利率水平主要和公司的盈利模式有關。公司原材料主要依靠外購,對外購原材料加工后進行銷售,加工產品的毛利率較低。
新京報記者發現,以銅為例,白銀有色的自產成本在2013年為2.1萬元/噸,而外購成本高達4.97萬元/噸,成本相差高達一倍多。白銀有色在2013年的銅自給率為18.53%,2016年上半年僅為7.74%。
白銀有色旗下西北銅加工有限公司(簡稱西北銅)正是低利潤率的代表。
西北銅坐落于距離白銀市區西北方向5-6公里外的山區地帶。3月23日,新京報記者在當地走訪時,一位西北銅老員工告訴記者,西北銅是個加工企業,礦主要用的是白銀公司深部銅礦,因為礦資源有限,目前產能利用率很小。
根據白銀有色總經理雷思維早前的公開說法,2013年、2014年、2015年,其有色金屬加工產量分別為7829噸、7511噸、6676噸。根據招股書披露,西北銅2015年虧損2761萬元,2016年上半年虧損1031萬元。
一位西北銅老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原來(西北銅)最多的時候有7000人,加上家屬有3萬多人,所以才形成了住宅區,但現在在西北銅上班的只有三四百人。
3月23日,新京報記者看到,陳舊的廠房隨處可見。由于距離市區較遠,廠區周圍有大片員工住宅。昔日為西北銅公司員工服務的菜市場陳舊不堪,僅有一家主食店仍在營業。
“工資待遇是當地國企中低的”
3月24日,新京報記者赴白銀市城東部走訪,這里也是白銀有色旗下主要廠區集中地,如三冶煉、選礦廠、物流公司,甚至駕校。這些廠區不少通著鐵路,鐵路向北延伸至白銀公司的礦區,礦產通過鐵路運輸至此進行加工。
車輛行駛在白銀山路上,司機王梅(化名)說,以前人多的時候,這條路都是白銀公司的人和車,過都過不去。如今,由于常年大貨車行駛,路面已經坑洼不平。
王梅以前是選礦廠的員工,前些年被買斷工齡,于是干起了出租。
王梅表示,選礦廠、三冶煉、鉛鋅廠這些廠之前效益一直都不好。像鉛鋅廠,工人人數多的時候七八千人,現在也就上千人,“前兩年工人一個月只能拿一兩千塊錢,直到最近市場好了一些,工資才提高了。”
選礦廠位于白銀市火焰山礦山公園以東。3月24日下班時,新京報記者進入廠區內看到,廠區遍布各式冶煉裝置和辦公樓,斑駁的鐵銹凸顯出歷史的痕跡,一大群員工通過安檢口走出廠區,乘公交回家。
白銀有色旗下西北銅加工廠的一位老員工說,現在一般員工月薪只有2000多塊錢,一年就3萬元左右,“雖然白銀公司是市里的大企業,但它是當地國企里面工資中低的。”
“西北銅效益在上世紀80年代最好,我那時一月能拿200-300塊錢,相當于別的行業將近兩到三倍。90年代就慢慢不行了,開始給開比例工資,比如只開80%工資。現在我們廠的還有拿1000元的,返聘的員工有的只有700元。”這位老員工說。
白銀有色的待遇如今已不到甘肅省的平均工資。新京報記者梳理招股書看到,2015年員工平均工資41915元,全省平均工資為54454元,差額12539元;而2013年此項差額為5282元。
部分轉型項目持續虧損
由于上游資源匱乏,白銀有色的發展受到影響。在此形勢下,白銀有色一手大手筆擴張資源,另一手則開啟跨界轉型。
在招股書公布的公司發展計劃中,第一項即為增加礦產資源儲備。上述老員工告訴記者,現在白銀公司資源匱乏,在白銀的礦都屬于尾礦,這些年白銀公司在甘肅天水、新疆、內蒙古還有海外都在買礦。
而在本次IPO募投項目中,第一項即為礦山資源收購項目,即收購紅鷺礦業93%股權。該項目投資總額11.73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10億元。據招股書,紅鷺礦業控股洪城礦業等四家礦山企業,控制儲量為鉛鋅155.95萬噸、銅1.14萬噸、銀金屬880噸。
招股書顯示,紅鷺礦業2015年虧損7051萬元,2016年上半年又虧損2397萬元。白銀有色稱,未來隨著四家子公司開始規模經營,紅鷺礦業公司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將顯著提升。
3月25日,白銀有色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為進一步提升礦產資源儲備,公司將進一步勘探現有礦山的礦產資源,并對甘肅、陜西、西藏、內蒙古和新疆等地區具有開發潛力的礦產資源實施并購整合。
白銀有色還稱,公司正與首鋼秘魯鐵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實施首信秘魯公司尾礦綜合開發項目,計劃通過海外控股子公司實施對南非的黃金、鈾礦資源的進一步并購整合。
除了拓展上游資源,白銀有色的多元化轉型也已起步。在官網中,白銀有色稱,到“十三五”末,將白銀有色建設成為以有色金屬產業為基礎,投資、貿易、金融、大數據、現代物流、科研技術服務等多業態公司。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白銀有色在招股書中披露了一批子公司,其中不乏新業態公司。
在物流板塊上,有白銀有色鐵路運輸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白銀物流)。招股書顯示,2013年正式更名為現有名稱,注冊資本1億元。
3月24日下午,新京報記者走訪看到,該公司廠區占地面積較大,里面多是有些年頭的磚蓋平房,沒有看到工作跡象。一位員工表示,這個物流公司其實就是以前白銀公司運輸部的地址,負責公司內部的貨運和客運。
白銀物流的經營情況并不樂觀。2015年白銀物流虧損1726萬元,2016年上半年又虧損958萬元。
在大數據方面,位于蘭州的絲綢之路大數據有限公司2016年6月成立,其為大數據資產運營及大數據綜合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白銀有色公司持股33%。
記者注意到,該公司股東中囊括了九次方大數據信息集團有限公司,九次方被稱為中國第一家大數據資產運營商。目前絲綢之路大數據公司的業績情況尚屬未知。
物流、大數據之外,白銀有色在投資、金融上的布局更大。比如僅在2015年,白銀有色投資了甘肅新材料產業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和甘肅拓陣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新京報記者暫未獲悉其投資記錄。但招股書顯示,前者2015年虧損239萬元,去年上半年虧損243萬元;后者2015年虧損51.6萬元,2016年上半年虧損356萬元。
白銀有色跨界金融的另一家平臺公司位于北京,即東方紅鷺(北京)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其成立于2013年4月,注冊資本1億元,主要從事項目投資等業務。一家招聘網站上的信息顯示,紅鷺投資負責協助集團實施海外投資及海外項目投后管理,目標成為集團公司的泛金融平臺。
根據招股書,東方紅鷺持有白銀(天津)融資租賃有限公司75%股份,后者成立于2015年1月,注冊資本1.7億元,注冊地為天津自貿區。招股書顯示,2015年,紅鷺投資凈利潤一度虧損1235萬元,直到去年上半年盈利1.15億元。
進軍內蒙古遇波折 合作伙伴拉走13萬噸礦石
對有色企業來說,獲取上游資源是發展的關鍵。
2008年左右,擴張中的白銀有色與內蒙古的阿巴嘎旗金原螢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金原公司)成立了內蒙白銀礦業公司。
金原公司法定代表人屈詠文3月23日對新京報記者稱,“這屬于打入內蒙古的第一站,以此來擴張(白銀有色)在內蒙古的影響力”。
屈詠文稱,最開始他與白銀有色的合作挺融洽,但因為白銀有色決策失誤,選礦廠設計不合適,花巨資建成后卻不能使用。
“他們意識到失誤后,馬上將派去當地的總經理換了新人,新人坐視不理,另一方面說礦山儲量沒那么多,一口咬定出不了礦,從2011年選礦廠建成到現在完全沒有經營,對我們打擊非常大。”屈詠文稱。
對于該項目現狀,白銀有色方面3月25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內蒙礦業仍處于礦山基建期,暫未開始生產,不存在長期陷于停產的情形。
新京報記者梳理招股書看到,內蒙白銀礦業2015年營業收入為零,2016年上半年僅收入12萬元。
白銀有色在招股書中披露,基于小股東金原公司對內蒙礦業公司經營狀況的不滿及相關訴訟糾紛,金原公司股東屈詠文于2014年至2015年間強行運走礦石共計約13.1335萬噸,價值2455.02萬元。在礦石被強行拖運后,內蒙古公司先后向阿巴噶旗公安局、當地檢察機關報案及申請立案監督,但上述機關均以系民事糾紛為由未予立案。
對此屈詠文稱,這個礦石是其施工隊去采的。合同約定白銀有色先付九成,進了選廠再付一成;后來只先支付了6成,接著發現選礦廠不能用,這意味著后期4成的款就沒法拿了,“我們覺得有權把這個東西(礦)賣掉。”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雙方關系的惡化,對相關方都帶來了負面影響。合資公司內蒙白銀礦業2015年虧損4193萬元,去年上半年虧損627萬元。
白銀有色方面,由于強行拉礦事件的影響,招股書中已將列報在其他流動資產的該事項涉及金額2455.02萬元,計提了預計損失。
屈詠文表示,整個事情所有的原因就是選廠出了問題,后來就是白銀有色不作為,不認賬。
白銀有色方面對新京報記者稱,在2015、2016年度,內蒙礦業均向金原公司發出書面通知,提議召開股東會、董事會,但金原公司的股東代表和董事均未到會。因此,內蒙礦業的負責人被指不作為的說法,是沒有任何事實根據的。(趙毅波趙毅波)
?
?
?
?
相關鏈接:
國家發改委:東北經濟回暖,但分化在加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