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工小區‘三供一業’上,原先每年支出超過770萬元。”華電能源公司佳木斯熱電廠副廠長安艷峰說,“整體移交后,我們卸下了歷史重擔。”
“三供一業”,國有企業職工小區供水、供電、供熱及物業管理的簡稱。在特定歷史背景下,除了組織生產經營,國企還投入財力、物力和人力承擔大量非生產性社會職能。
作為國企密集的老工業基地,黑龍江“三供一業”負擔有多沉?怎么辦?當前行不再負重擔,改革中的國企會給振興發展帶來什么?
企業辦社會,吃力不討好
國企職工家屬區的供熱總面積占全市城區居住總面積29.6%、物業管理總面積占全市城區居住總面積30.85%……哈爾濱,重點老工業城市,82戶國企承擔著“三供一業”等社會職能。
“國企家屬區大多建于上世紀50—60年代,房屋年久失修,供熱、供水設備和管網老化并超期服役,企業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維護。”哈爾濱市國資委主任于得志說,“還有一些國企處于停產半停產或關停狀態,無力承擔這些職能。”
“每年加起來大約12.8億元——我們在‘三供一業’設備設施運行維護上要支出很大一筆費用,包括5811名從業人員。”哈爾濱鐵路局(以下簡稱哈局)土地房產處副處長耿志剛說。作為一家大型國企,哈局的例子很典型。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布在全省13個地級市258個家屬區,總建筑面積1515萬平方米。僅哈爾濱一市,就涉及80個家屬區。
一方面,國企生存困難、利潤下降,卻投入大量資金維護老舊不堪的“三供一業”設施,支付從業職工工資;另一方面,這些投入對于根本解決問題起不到太大作用。“雖說我們廠每年投入好幾百萬元,但效果不怎么好。”安艷峰介紹,設備年代久,幾百萬元只能修修補補,“缺乏專業公司的服務水準,家屬區居民經常因為供水、供熱、小區維護不到位提意見,吃力不討好,企業也很頭痛。”
確保小區業主利益不受損
“企業負擔重,小區設施落后于城市基礎設施水平。這個包袱不卸不行啊。”于得志說,哈爾濱從2008年全面啟動國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目前,76戶國企已經解決,今年底前還將完成82戶。
移交經費誰負擔?分離后,職工飯碗怎么辦?“三供一業”工作誰來干?錢、人、事等關鍵問題擺在眼前,如何卸重擔而非甩包袱?
費用上,“原則上按企業隸屬關系分級籌措。”于得志介紹,在哈中央、省屬企業以及市屬企業,采取企業自籌一部分,分別爭取中央、省和市財力支持一部分這兩個辦法解決。對確實無力支付分離移交費用的市屬國有企業,經主管部門和市國資委認定,采取市財政從國有資產收益暫借50%、企業主管部門和企業自籌50%的辦法。“從扶持國企的角度出發,我們還提出分離費用可分期支付。”
人員上,“很多鐵路職工在‘三供一業’領域干了幾十年,對分離移交,情感上很舍不得。”耿志剛說,為平穩完成移交,哈局原則上尊重職工意愿,“如果鐵路職工愿意留在鐵路繼續工作,將從內部挖潛,優化資產、業務、人員配置,讓每名職工都有崗位”。位于齊齊哈爾市的大型央企中國一重集團以自我消化為主,不給地方政府出難題,200余位從業人員,僅僅移交了20人。
操作上,分離后移交很重要。如果接收方拿了費用卻“棄管”,怎么處理?移交后,如何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佳木斯市政府專門搭建了供水項目移交接收平臺,由市國有獨資企業城市發展集團統一接收,再委托經營。”?佳木斯市工信委副主任李全山說。哈爾濱市則明確提出,必須移交給國有或者國有控股企業,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確保國企職工小區業主切身利益不受損害。
把大包袱做成大蛋糕
“每年能省近2000萬元。”一重副總裁劉長韌說,集團在央企中率先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等廠辦大集體改革。輕裝上陣后的一重,聚焦主業,把精力放在核電鑄鍛件制造的國產化等主要業務上,提升企業競爭力。
“三供一業”剝離,能減輕國企辦社會職能的負擔,騰出手來干主業。哈局目前和11個市政府或其指定的國有接收單位簽訂了移交(框架)協議。初步測算,每年能減少2.5億元支出。“這對鐵路系統深化改革、集中精力發展鐵路運輸主營業務有很大好處。”耿志剛說。
除了企業得益,職工小區環境也得到改善,服務質量明顯提升。于得志說,接收單位專業化管理,實施大范圍維修改造,供水并網、供熱并網,安裝電子門、新粉刷住房樓道、新綠化一批庭院……哈爾濱已經移交的國企家屬區改變了臟、亂、差局面。
通過接收國企物業,大包袱也能做成大蛋糕。“以前公家包攬,很多業主沒意識到物業服務是有償的。”哈爾濱中潤房產經營物業管理公司董事長辛長德介紹,通過改善硬件設施、提升服務質量,對第一批小區提升物業費0.25元,但4320戶業主沒人有異議,當年物業費收繳率超80%。業主生活質量變高,企業效益變好,進入良性循環。
“剝離‘三供一業’,最終是國企減輕負擔、職工居住質量改善和接收單位效益提升的多贏。”于得志說。
?
相關鏈接:
多地勾勒國企兼并重組路線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