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29日訊(記者史瑞麗?通訊員林先鋒)“一定要選擇有防疫標志的種牛、種羊”“牛、羊在管理時都要注重疾病防疫,保持健康”。近日,第三十三期扶貧夜校節目剛結束,在舊州鎮雅秀村脫貧致富夜校培訓班,瓊山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所長王世明用海南話為雅秀村的46名貧困戶代表詳細講解牛、羊等方面養殖技術。臺下,貧苦戶代表們聽得認真、記得仔細,受益匪淺。
雅秀村村民王弗安由于家庭貧困,2015年被列為扶貧對象。“政府幫扶我家三頭黃牛、一臺農耕機,還給小孩提供了助學金。”王弗安說,當初,就是在政府的幫扶下,聽了扶貧夜校以后,他們一家才重拾信心,找準了努力脫貧的方向。如今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收入翻了好幾番。“我現在發展養殖業,特地早早就過來聽專家講課。今天專家講解的內容又細又全,很實用,對于我們貧困戶養殖方面有很大的幫助。”現場,王弗安認真地做著筆記,還記下了專家的電話,打算今后只要有養殖方面的問題就進行電話咨詢,尋求解決相關難題。
記者從瓊山區了解到,該區積極開拓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依托電視夜校節目內容,特別邀請了農林專家現場教學,為貧困戶答疑解惑,因地制宜地推進脫貧致富的步伐。同時,還增加了有獎問答互動環節,切實提高了貧困戶們的參與度與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促進貧困戶課后消化吸收所學知識,瓊山區充分利用課后半小時“黃金時間”,邀請種養專家赴分校會場為貧困戶現場講解電視夜校課程的農業知識,將專業技術術語轉化成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復雜的技術知識結構分解成若干小項進行講解,達到了現場教學、現場消化的效果。同時,農林專家針對貧困戶在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題現場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對貧困戶發展現有的生產資源進行了系統謀劃,防止出現貧困戶因缺乏技術支撐而不能盡快脫貧的現象,為貧困戶打好脫貧致富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今后,瓊山區將把專家實地教學及電視夜校有獎問答活動發展成常態化工作,真抓實干,在實現脫貧致富的道路上為貧困戶建起一座“加油站”。
?
相關鏈接:
夜校學來好技術 脫貧致富有門路?日子過得喜洋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