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海口市第一臺“三無”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完成,交付使用。去年底,海口市政府出臺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實施方案,計劃3年內出資1.2億元幫助更新改造全市老舊電梯。(3月28日《海南日報》)
根據摸底,海口2004年之前投入使用,無維修資金、無物業管理、無維保單位的“三無”電梯共有1169部。然而,電梯的設計使用壽命為15年左右,隨著時間推移,會有越來越多的電梯“退而不休”,不時發生的電梯致人死傷事故讓人心驚膽戰,成為嚴重安全隱患。此次海口能夠建立專項更新改造資金,以政府和業主各出一半的方式,改造上千部“三無”電梯,排除老舊電梯相關安全隱患,可謂瞄準了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的民生問題,也是政府及時補位、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的務實之舉。
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就好比許多個“0”,沒有了放在最前面的安全這個“1”,都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電梯安全牽涉到千家萬戶的安全,也就事關千家萬戶的幸福。電梯作為樓房的附屬設備,其大修和更換,通常由專項維修資金負擔。但是,那些并無先期預交專項維修資金的老舊小區,電梯便難以開展更新改造。在這種語境下,海口市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將大大減輕相關業主的負擔,讓更新變得更加可行。這啟示我們,在事關民生的各種難題面前,政府既不能視而不見,也不能打起太極拳,互相踢皮球,而要主動服務,靠前過問,在相關資源缺失的時候及時補位,承擔起“公仆”和協調的角色來。
住宅電梯的管理使用涉及到政府、業主、物業等多個主體,唯有明確各方職責,建立起老舊電梯有序更換改造的完善機制,才能為無數樓宇里的電梯系好這根安全繩。北京、南京等地已經以地方立法的方式明確規定電梯使用超過15年須強制報廢。作為政府部門,應強化監督管理,將相關的電梯安全責任更明晰地歸置給房企:開發商保障交付時的電梯質量,物業公司則保障后續使用安全,以確保電梯的使用壽命不打折扣。
觀點差別和不同利益訴求,使得包括老舊電梯更換在內的許多住房維修事項難以推進。而城市小區業委會組建率過低,也使得這些事項乏人牽頭去協調。動用專項維修資金,門檻也并不低。若僅僅依賴政府,更新改造費用將成為全體納稅人的沉重負擔。為此,應當多方籌集電梯維修資金。一方面,對于有條件的小區,應當喚醒沉睡的公共維修資金;另一方面,對于歷史遺留的“三無”電梯,可以以業主、政府各出一點等多渠道方式籌集資金用于電梯的更新改造。電梯更換本是社區事務,業委會負有直接責任。應該推動業委會的自主管理,在電梯更換與保養、維護資金籌集等方面加強工作,減輕政府工作壓力,節約電梯維護資金,為業主權益加上一把安全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