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有不少領導干部出身農家,他們把自己稱為“農民的兒子”,意思是提醒自己不忘本、不忘根,要永遠心系大地,永葆赤子情懷。老一輩革命家和領導人很多人都是“農民的兒子”,今天很多領導干部不少也是農家出身。樹高萬丈不忘根,共產黨人具有心系人民的情懷,才能更具有服務人民的意識。“農民的兒子”意味著言行相顧,不能光說,還要去做,但在今天,不少貪官污吏將之變成了“口頭禪”,不僅經常掛在口頭,甚至在落馬后也不停用,而鋃鐺入獄的結局,也大多證明了這種話術的虛偽。
2014年曾有媒體梳理發現,在已曝光的53名官員的懺悔錄中,有14人以“我是農民的兒子”開頭,總結自己從一個貧苦出身的孩子到當官后腐化的墮落過程。比如,安徽省委原副書記王昭耀懺悔“我家祖祖輩輩是農民,我是農民的兒子”;浙江杭州原副市長許邁永在悔過書中稱,“我16歲高中畢業后參加農業生產勞動,起早摸黑,螞蟥蚊子叮咬,勞動一天也只有幾角錢”。還有不少官員不僅在落馬后痛哭出身,在平時也喜歡用“農民的兒子”標榜自己,最典型的就是時任鐵道部部長劉志軍。面對春運期間炒票現象屢禁不止,他慨然陳詞:“我是農民的兒子,我知道農民的艱辛,決不能因為我們工作不力,使他們的血汗錢被票販子盤剝!”結果,慨然背后便是違規提拔、承攬工程、非法收受財物6460萬余元的犯罪事實。在庭審現場,劉志軍又聲淚俱下地提起農家經歷。與不少貪官的懺悔相比,這種自我標榜的行為更虛偽,因為它更接近于表演和作秀,有目的地說出這種話。要知道,“農民的兒子”本身就強調腳踏實地,少說廢話、多做實事,而絕不是洋洋自得的標榜。
不要等到身陷囹圄,才想起自己是“農民的兒子”,更不能在犯下罪行之際,突然對“農民的兒子”失去記憶。真正牢記這一身份,就要初心不改,就要時刻自我提醒。可是在一些腐化官員的身上,我們看不到這種認識,當他們把自己架上云端的時候,也許就已成為無根浮萍,早就忘記了出身,過得了困難關,卻抵不過貪婪欲!
“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回望一些官員的成長史,可以從農村子弟里脫穎而出,卻不能保持赤子之心,歸根結底是在權力欲前飄飄然了,忘了自己的出身和初心。要真正為人民服務,就需要把人民放在心中,凡是口頭上用“農民的兒子”標榜自己,或是如法炮制來博取同情,毫無疑問,都只是把他們自己放在心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