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電力市場化改革中,蒙西電網走在了前列,成為全國第一個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省級電網,在全國率先開展電價補貼和電力多邊交易。蒙西電網電力多邊交易市場啟動以來,積極作用持續顯現,有力推動了蒙西地區的電力負荷增長,支撐地方經濟持續發展,僅2016年就為符合條件的用電企業節約電費成本58億元。
據介紹,電力多邊交易就是在國家電監會批準的前提下,由發電方、供電方、用電方自行協商,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節電價。它是建立在平等協商、自愿互贏的基礎上。
自治區以呼包鄂三市為核心的“西部經濟區”內,8個盟市經濟總量、地方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均占自治區的70%以上,絕大部分的煤化工、裝備制造、農畜產品加工、建材等行業都集中在蒙西地區。蒙西電網,承擔著上述區域的供電任務。
2010年,內蒙古電力集團公司在全國率先創建了電力多邊交易市場。無可參樣本,“摸著石頭過河”,在國家有關部委的支持下,蒙西電網孤身探索市場化路徑。2010年5月6日,內蒙古電力多邊交易市場鳴鑼開市,內蒙古電力交易中心正式揭牌。在多邊交易市場模擬運行期間,自治區經委核準19個發電企業和18家大用戶參與交易,共計1774萬千瓦裝機容量入市交易,當年交易電量即達286億千瓦時,上百家工業企業嘗到了用電成本降低的甜頭,并以此為助力,順利挺過當時的金融危機。
電力多邊交易涉及并網發電企業的切身利益,涉及自治區地方經濟發展需求。蒙西電網采用的“多邊交易”機制,是以協商交易為主、集中競價為輔,通過購售電雙方的自由協商完成的電量交易。內蒙古電力公司電力交易中心作為相對獨立機構,運用自身定位優勢,研究市場模式、規則,運營維護市場、提供交易平臺,確保發電、用戶和電網三方實現共贏。
到2016年,內蒙古電力多邊交易市場成員已達742家,其中發電企業167家(火電企業42家,風電企業125家),用電企業575家。全年完成交易電量785.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62%,占總售電量53%,占區內售電量67%,其中新能源參與交易31.18億千瓦時。
內蒙古電力多邊交易打破了電網獨家購、售電壟斷格局。電價市場化改革與簡政放權、減稅降費等舉措合力出招,使出我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降成本“組合拳”,2016年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280億元。電力多邊交易在大力扶持自治區支柱產業的同時,鞏固了我區“電價洼地”優勢,為大數據、云計算等自治區新興戰略產業招商引資提供強有力支撐。據了解,2016年我區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30多萬戶,全區市場主體突破170萬戶。(記者蘇海峰)
?
?
?
?
相關鏈接: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景區首個第三衛生間“上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