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同大家一起植樹。新華社記者 鞠 鵬攝
春風和煦,萬物競發。3月30 日上午,緊鄰北京東五環的將臺郊野公園內,栽種樹苗的工人們干得格外起勁兒。“昨天習總書記來我們這植樹了,總書記這么重視綠化工作,大家伙兒特別受鼓舞。”北京朝陽區將臺鄉百萬園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工人王金章略顯激動地告訴記者。
總書記用行動引導百姓樹立綠色意識
兩年前,王金章從河南洛陽來京務工,成為將臺鄉的一名園林工人。兩年來,他已經記不清自己種了多少棵樹。“昨晚上家里人也看了新聞聯播,看到總書記來了我平時工作的地方。我心里可高興了,以后要更努力地工作,種更多的樹。”
園林工人王金章和同事們在將臺鄉植樹點工作中。人民網翁奇羽 攝
3月29日上午10時許,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將臺鄉的植樹點,同北京市、國家林業局負責同志以及首都干部群眾、志愿者、少先隊員一起參加義務植樹活動。
揮鍬鏟土填入樹坑,培實新土堆起圍堰,習近平接連種下白皮松、西府海棠、銀杏、碧桃、榆葉梅。每種下一棵樹苗,習近平都同少先隊員一起提桶澆水,還不時詢問他們學習生活的情況。習近平表示,全民義務植樹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讓大家都樹立生態文明的意識,形成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共識和合力。每年這個時候與同學們一起植樹,感到很高興。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保護環境、愛綠護綠的意識,既要懂道理,又要做道理的實踐者,積極培育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用自己的雙手為祖國播種綠色,美化我們共同生活的世界。
“總書記同孩子們一邊種樹一邊聊天,親切、溫馨,就像自家的長輩和孩子們在一起。”參與29日植樹活動的將臺鄉百萬園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彭楠回憶。
“總書記種的樹,圍堰培得細致平整,很專業。”看過總書記種的樹,有16年綠化工作經驗的彭楠豎起大拇指。
植樹點所在的將臺郊野公園,是北京市第一道綠化隔離帶區域。該地塊原是將臺鄉雍家村所在地,2015年10月,按照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要求,雍家村整體拆遷,騰退出這一地塊用于綠化建設。
東八間房村(下轄雍家村)黨總支書記李昆的朋友圈沸騰了,百姓們紛紛轉發總書記來植樹的消息。“阿偉兒”在朋友圈寫道:“習大大來咱美麗將臺植樹了,強調培養全民珍愛生命的生態意識。愿我將臺明天更美好!”
“總書記用行動引導老百姓樹立環保意識,用言語培育了學生們環保的信念”,村民王留成稱,“我們永遠一起走在建設美好家園的道路上,加油!”
東八間房村黨總支書記李昆的朋友圈。人民網趙艷紅 攝
將臺鄉正在發生“綠色蛻變”
習近平在植樹現場強調,造林綠化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要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代接著一代干,擼起袖子加油干。
“造林綠化要一代接著一代干,我們的工作也是瞄準一個目標,一步步地走下去。”將臺鄉鄉長劉濤深深地記住了總書記的囑托,“總書記跟群眾的交流看似平常,實際上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用貼近群眾的、親切的話語說出來了。 ”
總書記親手種下綠色希望的這片土地,正是國家近年來提出的疏解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一體化發展、建設和諧宜居之都等理念的實踐地之一。
2014年,將臺鄉被列入北京市第一道綠隔地區城市化建設朝陽區試點。2015年起,將臺鄉開啟全鄉域范圍內整體的搬遷騰退。全鄉涉及“一道綠隔”建設的土地面積為142公頃,其中110公頃被用于綠化建設,剩下的用來建安置房與產業項目。
梵谷水郡社區社工奎小光是參加這次植樹活動的八個社區工作者之一。她所在的駝房營村,也是“一道綠隔”拆遷騰退范圍內的村子。過去7年,她一直從事社區的“環境工作”,從文明養犬、停車擺放、綠樹美化等細節上維護社區的生活環境。同時,她也親眼見證了將臺鄉如何一步步發生“綠色蛻變”。
奎小光猶記得以前生活的不便。“村里一個院子住好幾戶人家,供水、供電、衛生條件都很差。流動人口多,安全隱患大。現在大家出門就是公園,生活環境、生活水平真的改善了。”
不僅如此,在同樣面積的土地上,創造出了更多的價值和收入。
“以前全鄉非住宅面積是89萬平方米,多用于倉庫和大院出租、市場、廢品收購站等產業,一年產生收入約7500萬;拆遷后,未來將占地30多萬平方米的建筑用于高端產業項目,并且由本地農民自主運營,每年產生的收入預計能達到三四個億。”劉濤指出,跟原來相比,既節約了土地、改善了環境,也升級了產業,提高了居民收入。
“總書記這次來,是將臺鄉工作的新起點。”劉濤說,“現在土地騰挪出來了,下一步要進一步綠化美化環境,抓緊時間完成安置房建設和產業項目建設,讓村民有穩定的就業。同時,要提供更加精細的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
習近平在植樹間隙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加快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步伐。”
“功成不必在我”的告誡,正是對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強調,走綠色發展道路必須避免急功近利的傾向。
劉濤對此深有感觸。他說,綠化、生態改善,改善群眾的生活確實是長期系統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我們要瞄準一個目標,不折騰不鬧騰,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干下去。”
將臺鄉植樹點。人民網翁奇羽攝
總書記歷年都在哪里義務植樹?講了啥?
新枝新葉添新綠,為民務實傳真情。
自2013年至今的五個年份里,習近平每年都參與首都義務植樹。
據歷年新華社報道,2013年至2016年,總書記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分別是在4月2日、4日、3日、5日。
2013年4月2日,永定河畔植樹點,習近平強調,全社會都要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切實增強生態意識,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把我國建設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
2014年4月4日,海淀區團城湖調節池植樹點,習近平強調,全國各族人民要一代人接著一代人干下去,堅定不移愛綠植綠護綠,把我國森林資源培育好、保護好、發展好,努力建設美麗中國。
團城湖調節池是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連接密云水庫、南水北調兩大水源,對保證北京供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2015年4月3日,朝陽區孫河鄉植樹點,習近平強調,要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從見縫插綠、建設每一塊綠地做起,從愛惜每滴水、節約每粒糧食做起,身體力行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孫河鄉孫河村這片開闊地原是一座農貿市場。北京市按照推進城鄉一體化、調整產業結構的總體部署,將這一區域納入2015年造林規劃。
2016年4月5日,大興區西紅門鎮植樹點,習近平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參加義務植樹,身體力行在全社會宣傳新發展理念,發揚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精神,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讓大地山川綠起來,讓人民群眾生活環境美起來。
該植樹點是一片面積近250畝的開闊地,原來建有物流大院、攪拌站等低端產業,被北京市規劃改造建成開放式帶狀公園,納入北京第二道綠化隔離地區。?
?
相關鏈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