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86歲的徐精生老人1日花費三十元人民幣買了一捧菊花用以祭祀故人。他沿著重慶九龍陵園階梯拾級而上告訴記者,“現(xiàn)在掃墓不放煙花爆竹,就用鮮花制造儀式感。”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通訊:清明祭掃新風里的“加減法”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4-01 18:39

    ????圖為重慶一陵園為逝者舉行祭祀儀式。 鐘旖 攝

      記者 鐘旖

      86歲的徐精生老人1日花費三十元人民幣買了一捧菊花用以祭祀故人。他沿著重慶九龍陵園階梯拾級而上告訴記者,“現(xiàn)在掃墓不放煙花爆竹,就用鮮花制造儀式感。”

      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清明節(jié)將至。按照中國傳統(tǒng)習俗,上墳、燒紙、填土、焚香等都是祭祀先人的重要方式。記者近日走訪重慶多個祭掃點看到,隨著時代進步,中國官方倡導的文明追思已漸漸獲得民眾認同并普及開來,傳統(tǒng)的清明祭掃也做起了“加減法”漸吹新風。

    圖為市民挑選鮮花為祭掃做準備。 鐘旖 攝

      提起早年祭掃往事,徐精生想起“陵園里鞭炮震耳,漫天煙灰”的場景,“半天的時間,衣服上沾了厚厚一層香灰屑。”徐老說,“文明祭祀要倡導環(huán)保理念,禁放煙花爆竹既可清潔衛(wèi)生,又減少空氣污染和噪音。全家人都非常支持。”

      網上祭掃大家已耳熟能詳,社交平臺蓬勃發(fā)展也為祭掃增添新意。“今年我們推行通過掃微信二維碼,為逝者免費點歌,表達哀思。”重慶九龍陵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當下使用微信的市民越來越多,在音樂祭祀板塊,該陵園收起了這幾年用來登記點歌的紙和筆,改換成了一個簡單的二維碼標示,“市民只要掃一掃,在網頁上寫明墓位編號、歌曲或想說的話,陵園內的廣播便會播放”。該工作人員稱,一上午時間,已有數(shù)十位市民主動咨詢。

      當下,節(jié)地生態(tài)葬也已成為一種趨勢。“我的父親認為人來自于大自然,理應回歸自然,這也是生命的延續(xù)。”頂著烈日,重慶市民歐曉琴是與丈夫一道,用花葬為父親送行。“在為父親挑選墓地時,我們特意選擇了可降解的入葬方式。”歐曉琴表示,花葬的方式節(jié)省土地,不僅環(huán)保,也避免了鋪張浪費。

      重慶市石橋鋪殯儀館黨支部書記楊艷梅透露,官方推行生態(tài)安葬以來,其所轄陵園內的節(jié)地生態(tài)墓位已使用了8100余個,占總數(shù)的96%,“包含壁葬、樹葬、草坪葬、花葬、花壇葬等多種形式。”

      記者了解到,為倡導文明祭掃,近幾年,該市多家殯儀館還開放了“紙錢換鮮花”服務。楊艷梅說,從幾年前整個清明期間換幾百枝到去年每天要換近2000枝,“明顯感覺到,市民的文明環(huán)保意識逐年在提升。”

      談及清明祭掃的新風氣,歐曉琴夫婦認為,隨著社會互聯(lián)網+發(fā)展、科技進步,未來祭掃形式在去除“繁文縟節(jié)”的同時,將更加便利化。但“增添新意不能亂了傳統(tǒng)”,比如引起社會熱議的清明代祭,兩位“80后”表示不能接受。

      重慶市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透露,清明節(jié)期間,當?shù)貙⑼ㄟ^組織家庭祭祀、網上祭祀、社區(qū)公祭、集體公祭等方式,倡導、引導民眾綠色、低碳、環(huán)保追思。

      文明祭祀新風勁吹,緊跟社會熱點的祭掃新形式也受到市民追捧。記者走訪看到,重慶市石橋鋪殯儀館借《中國詩詞大會》的熱度推出了詩詞祭掃活動,市民除了可領取寫有“清明”相關古詩詞的絲帶做祭掃裝飾,還可領取《清明詩詞祭本》,向逝者投遞清明詩詞卡片寄托哀思。市民盛嘉航告訴記者,盡管隨著社會進步,祭掃儀式在不斷簡化,但“對故去親人的思念有增無減,不會改變。”

    ?

    相關鏈接:

    海口警方提前部署 保清明祭掃活動安全有序
    海口消防發(fā)布溫馨提示:清明祭掃勿忘防火人勿走遠
    方便市民祭掃 清明節(jié)期間海口新開調整一批公交線路
    海口美蘭區(qū)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清明節(jié)文明祭掃和防火工作
    清明前周末迎首個祭掃高峰 112萬市民外出掃墓

    ?

    相關鏈接:
    清明前周末迎首個祭掃高峰 112萬市民外出掃墓
    海口美蘭區(qū)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清明節(jié)文明祭掃和防火工作
    方便市民祭掃 清明節(jié)期間海口新開調整一批公交線路
    海口消防發(fā)布溫馨提示:清明祭掃勿忘防火人勿走遠
    海口警方提前部署 保清明祭掃活動安全有序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姜貞宇] [編輯:金慧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jié)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fā)現(xiàn)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lián)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