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潤濤
陽春三月,萬物生機勃發。
海口市環保局分析檢測科科長李杰峰沿著美舍河兩岸不斷進行巡查,確保每一滴排進美舍河的水都是達標的。
80后的李杰峰,在環境保護工作堅守7年。推動全市黃標車區域限行改革、長期致力于解決紅水體污染檢測、創新“惡臭”氣體檢測方法……解決了一件又一件事關民生的事情。
2009年,還是學生的李杰峰,懷揣理想加入中國共產黨。工作以來,他一直堅定信念、不斷提高業務能力、不謀私利、提升自我道德境界來樹立和發揚良好作風。
生態環境是海口發展最大的本錢與核心競爭優勢。作為一名環境保護檢測人員,李杰峰一直把保護海口良好生態環境做為己任。他時刻牢記:為百姓創造優美、安全的生活環境,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
人民群眾利益無小事,辦事要把百姓的需求放在首位。
“以前都能通行,為什么現在就不能跑了?繞道會多出很多距離,為什么不為我們考慮?”高排放機動車區域限行引起了許多車主的不理解,甚至與工作人員產生摩擦。實施高排放機動車區域限行的目的就是維護市民的合法利益,不能在維護一面的同時又損害到百姓的另一面利益。
如何合理推動高排放機動車區域限行改革步伐,李杰峰開始查閱各項資料,結合自己所學知識,組織編寫了《海口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宣傳手冊》。
“碳氧化合物會與空氣中的氨以及其他化合物反應,可生成硝酸顆粒物,會損害肺組織,引發肺氣腫和支氣管炎等會系系統疾病;柴油車排放顆粒物以碳煙為主,會引起肺組織纖維化,導致肺心病等……”他用科學合理的解釋,說服車主,讓他們心服口服,主動配合工作的開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把工作做好,守住環境保護的生命線是李杰峰一直堅持的做事原則。”環保局分析檢測科副科長孫蕊芬說,在工作中,李杰峰總是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記得一次一家民房起火,該房中有大量的老鼠藥,由于擔心老鼠藥在消防用水的沖刷下會對周邊居民用水安全產生影響,在火勢還未完全撲滅的時候,他就帶領同事們沖進火海收集樣本,進行檢測。從晚上8點一直到凌晨5點多,確認居民飲水沒有受到影響才安心回家。
學習先進檢測方法保障人民利益
“打開窗戶,就會聞到一股臭味,感到很不舒服。”接到市民的求助,李杰峰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采樣,然而缺乏對惡臭氣體進行檢測的方法使得問題遲遲無法得到解決。
惡臭氣體隨時會影響到居民身體健康,怎么辦?專業出身的李杰峰開始查閱資料,空氣質量惡臭測定的三點比較式臭袋法進入了他的視野,這讓李杰峰看到了希望。他馬上投入到了新方法的研究中,經過近一周的努力,三點比較式臭袋法的具體使用辦法被研究出來了。
如何來驗證方法的有效性又是一個難題。“只有準確的檢測結果才能讓所有人信服,才能讓一切有法可依。”李杰峰說,為了保證新方法能夠有效使用,他把所有采集樣品設備進行清洗,確保不會對采集的樣品有任何影響,然后與嗅辨員24小時蹲點采樣,對受污染小區附近的工廠一個個進行監測,以精準的檢測數據為市民爭取到合法權益。
在工作中,李杰峰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帶動科室工作人員共同成長。
只有每個人的專業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為百姓服務。在李杰峰看來,讓同事們取得進步才是他最大的收獲。
“他一直告訴我們,必須加強自身的業務能力和服務能力,創新工作方法,才能不斷進步。”2015年進入分析檢測科的蘇益皇說。
孫蕊芬說:“在李杰峰科長的帶領下,全科室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業務能力也進步,這是能夠更好地為海口環境保護工作做出更大貢獻的保證。”
時刻為做好環境保護服務百姓準備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一名環境保護工作者,為市民營造良好的生態生存環境義不容辭。
一接任務,隨時出動,這是李杰峰的工作狀態。
“東寨港那邊有一片紅樹林因為污水而面臨死亡,您趕快去處理一下吧。”接到信息,李杰峰立即趕往事發地點了解情況。經過檢測,他發現上游的幾個養豬場排出來的污水,是導致紅樹林死亡的原因。
李杰峰立即聯合農業局相關人員組成聯合勸導小組,最終說服養豬戶遷址,確保了不再有污水流入這片紅樹林。
“目前,我們正在承擔著美舍河治理的水體檢測任務。”李杰峰說,在美舍河治理過程中如何確保不再有污水排進,是最大的難題。經過調研,他建議在美舍河兩岸設置了101個水質監測點和80個黑臭污染源監測點,并成立巡查小隊,不間斷地對河兩岸的排水口進行巡查。
“李杰峰是一個能扛得起責任、吃得了苦、做得了事的人,在日常工作中,他總是能起到表率模范作用,在同事中樹立起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海口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副站長周元堅說。
“作為一名環保工作者,擔子重、責任大,但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不怕苦、也不怕累。”李杰峰笑著說。
?
?
(海口網4月3日訊)
?
相關鏈接:
清明假期好春光 海口各大景點小長假首日人氣火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